养生

宝宝发烧按哪个穴位退烧

  ?宝宝发烧按哪个穴位退烧

  1、宝宝发烧按哪个穴位退烧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到5滴为宜。

  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曲肘穴,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合谷穴,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曲池穴,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

  2、小儿退烧的推拿手法

  2.1、清肺经

  左手握住宝宝右手腕偏上的腕关节处,右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沿着宝宝的右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连推100次。“清天河水”,此方法简单,很快退烧。左手握住宝宝的任何一只手,让宝宝的手心向上,妈妈用右手大拇指的螺纹面从宝宝的无名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推向指尖。推100次。

  2.2、开天门

  大拇指顺着宝宝两眉中间,呈直线推至宝宝前发际线,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3~5分钟,称“开天门”。若自眉心推至囟门,约30~50次,称为“大开天门”。

  2.3、推坎宫

  双手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成一横线;分推10-30次。

  2.4、推脊

  左手托着宝宝的右肩和颈部,右手用食、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从大椎至长强做直推30-60次。

  3、小儿推拿的基本要求和操作顺序

  3.1、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因为宝宝的肌肤非常娇嫩,很容易被擦破,所以操作起来的时候,不能用很大的力气,要求动作一定要轻。

  用的力气小了,动作就要快,这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穴位造成足够的刺激。比如推法,一般针对成年人的操作频率是120-160次/分钟,而针对小儿,就需要160-200次/分钟。

  另外,操作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不能力气一会大、一会小,速度一会快一会慢。只有操作手法规范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3.2、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是由前到后、由上到下,按顺序依次操,以免遗漏。

  通常是先让宝宝取坐位或仰卧位:按照上肢→头面部→胸腹部→下肢前侧的顺序;

  然后再让宝宝翻身俯卧:按照枕后颈后→腰背部→下肢后侧→足底的顺序。

  如果在操作的时候,宝宝不愿意趴着或者躺着,也可以由家长抱着来操作,总体上是以宝宝舒服为原则。家长也可以用一些小玩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更加配合。

  宝宝发烧如何快速退烧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用退热贴: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宝宝发烧怎么护理

  1、分辨外感发热证型

  宝宝发烧,要先分清引起感冒发烧的类型。

  风寒型:怕冷明显,发热轻,没有汗出,鼻塞,流清鼻涕,喉咙痒,咳嗽痰白。婴幼儿临床较少见此类。

  风热犯肺型:发热重,鼻塞流脓涕或黏涕,喉咙痛,喝水多,咳嗽痰黄。舌头上往往有黄色舌苔。婴幼儿临床多见此类。

  暑湿袭表型:多见于夏季或夏春交际,怕冷发热常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口渴但不愿意喝水,舌头上常常见到厚厚的白色舌苔。

  2、选用一种合适宝宝的辅助退热法——食疗

  风寒型:宜给宝宝吃些解表散寒的食品,如生姜、葱白、红糖等,食疗方有红糖生姜饮等。

  风热犯肺型:宜食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品,如西瓜汁、荸荠汁、金银花茶等。

  暑湿袭表型:宜食清热解暑、理气化湿的食品,如丝瓜、冬瓜、绿豆等。

  如果宝宝在发烧的同时还伴有出疹,那么宜食养阴透热、益肺生津的食品,如藕汁、梨汁、荸荠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