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并且50岁后很容易患病,发病后会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发生呢?发病机制有哪些呢?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下面就请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直接免疫荧光发现在皮损周围皮肤基底膜有线状的C3和IgG沉积,间接免疫荧光发现70%~85%的类天疱疮病人血清有抗表皮基底膜带的IgG循环抗体,相当多的病人也有抗基底膜带的IgE抗体,损害周围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脱颗粒现象,因此有可能Ⅰ型变态反应参与皮损形成,将免疫荧光的反应底物首先在1M的NaCl中孵育,将表皮和真皮从透明板分离,间接免疫荧光的敏感性提高,并且类天疱疮抗体结合于这种盐水分离的人工水疱的顶部,即基底细胞的底部。
(二)发病机制
大疱性类大疱疮抗体滴度与病情严重性无相关性,除补体C3外,经典和替代补体激活途径的其他成分及补体调节蛋白β1H也沉积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基底膜带,大疱液中亦可见激活的补体成分,体外实验也证明类天疱疮抗体能结合经典和替代途径的补体成分沉积于真皮基底膜带,这些研究证明大疱性IgG能以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以C3放大机制激活补体替代途径。
免疫电镜证明天疱疮抗原在半桥粒,它在连接基底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有着重要作用,抗体结合在基底细胞内外的半桥粒板上,用免疫荧光等方法,类天疱疮抗原有两种不同的分子,一种是230kDa,BPAG1编码这个分子的cDNA的克隆,显示属包含纤维血小板溶素1的基因家族,超微结构BPAG1位于半桥粒斑部位。
动物实验证明抑制BPAG1功能,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并无致病作用,而当抗BPAG1抗体与BPAG1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而引起炎症和真皮下水疱形成,免疫化学方法测出的另一个抗原是180kDa(也有人称为166和170kDa)的分子,现称之BPAG2或ⅩⅦ胶原纤维,此为一种跨膜分子,cDNA克隆的染色体定位证实BPAG1和BPAG2为由不同基因编码的完全不同的分子化合物,BPAG1仅位于细胞内的半桥粒斑,而BPAG2位于细胞膜,即部分位于细胞内,部分位于细胞外,属典型的跨膜分子,抗这两种抗原的类天疱疮抗体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是病因性的,目前认为类天疱疮损害形成的机制可能是抗体结合于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从而激活了补体经典途径,也同时激活了C3放大机制,激活的补体成分引起白细胞的趋化反应和肥大细胞脱颗粒,肥大细胞产物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反应,最后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的蛋白酶导致真表皮分离,也有人提出类天疱疮抗体与BPAG2结合导致半桥粒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基底细胞与基底膜的连接丧失,真表皮分离大疱形成。
某些药物也可引起类天疱疮,如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青霉素,速尿,安定等,5-Fu局部应用和X线照射也能引起限局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与其他疾病伴发亦有不少报道,如多发性肌炎,寻常性天疱疮,疱疹样皮炎,SLE,溃疡性结肠炎,肾炎,多发性关节炎,扁平苔藓及银屑病等。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在生活中要避免这些发病因素,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如果在生活中患上了不清楚的疾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由医生帮助您确诊疾病,这样患者就少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