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风湿病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对于风湿病,我们更多的知道发生在骨骼上,引起骨骼的阵发性疼痛,然而还有一种风湿病性贫血,这又是什么病呢,想要了解它,先阅读以下内容吧,以下就是关于风湿病性贫血的病因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一)发病原因

  结缔组织病。

  (二)发病机制

  1、红细胞寿命缩短类风湿关节炎(RA)时红细胞寿命由正常的100~120天缩短至80~90天,正常红细胞输给RA患者后,其寿命轻度缩短,而将患者的红细胞输给正常人,则其生存时间正常,上述交叉输血的结果表明红细胞寿命缩短是红细胞以外因素所致,慢性炎症刺激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MS)增生,活性增强,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寿命缩短,RA患者伴Felty综合征时,如有明显的脾大,则贫血可能也与脾功能亢进有关,有报道风湿病患者如长期发热,尤其是高热者可能影响红细胞膜骨架蛋白,使其变形性降低而易遭破坏,但上述改变通常需在45℃以上才发生,故可能性不大。

  2、红细胞生成障碍正常人具有几倍于平时产生红细胞的能力,因此当红细胞寿命轻度缩短时,临床上一般不发生贫血,而ACD时除红细胞寿命缩短外,尚存在明显的红细胞产生不足。

  (1)铁代谢异常:铁利用障碍为ACD的主要病理环节,即存在铁代谢异常,ACD时患者胃肠道铁吸收减少,MMS中铁滞留增加,而释放至骨髓幼红细胞的铁减少,血浆铁也降低,造成缺铁血症,有人将标记放射性铁(59Fe)的红细胞输入实验性诱发炎症的家兔,发现59Fe很快被MMS摄取,并滞留,而释放至血浆的时间较正常对照明显延迟,证实慢性炎症确可造成铁在MMS的滞留,铁从MMS释放异常的原因未明,近几年注意到白细胞介素-1(IL-1)的作用,IL-1是一种由巨噬细胞产生的蛋白,在风湿病患者的炎性渗出物中可检出,具有激活T细胞,B细胞,以及诱发机体发热,粒细胞增多等生物学效应,将IL-1注入动物后几小时内即引起血浆铁浓度下降,有人提出IL-1可增加中性粒细胞从特异性颗粒中释放乳铁蛋白其对铁有高度亲和力,可和运铁蛋白(transfenin)竞争结合血浆铁,使血浆游离铁减少,和乳铁蛋白结合的铁很快被MMS摄取和贮存,而不向骨髓幼红细胞释放,因为幼红细胞只有运铁蛋白受体,而无乳铁蛋白受体,IL-1还可使肝产生脱铁蛋白(apoferritin),是一种随同炎症而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物,其也能和血浆铁结合而贮存于MMS,但Bently等使用一种高度特异的合成胶体,通过体外示踪器检测研究MMS的铁动力学,未发现ACD患者有MMS释放铁的缺陷。

  (2)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相对减少:IL-1也抑制EPO的生成,ACD患者EPO水平和贫血程度不相平行,其下降幅度远大于红细胞的降低数,还发现ACD时,其炎性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降低患者骨髓对EPO的反应能力,但另有报告,ACD患者血中EPO水平正常,或骨髓EPO反应能力也属正常。

  (3)细胞免疫障碍:有报道将RA患者的淋巴细胞与正常红细胞混合培养,则红细胞合成血红素受抑;如事先以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则抑制作用更显著,相反,加入抗淋巴细胞抗体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则可消除血红素合成障碍。

  (4)肾功能不全:风湿病晚期,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伴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此时EPO水平明显下降,EPO抑制因子升高,造血组织对EPO反应性降低,均导致红系祖细胞(CFU-E,BFU-E)减少而发生贫血,此外,肾功能不全时血浆有毒物质增加,分别影响红细胞膜的生化代谢和红细胞糖代谢,使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变形性降低,破坏加速,最后,肾功能不全患者因摄食减少,常存在程度不一的造血原料缺乏,包括叶酸及维生素B12加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骨髓造血的抑制,都可阻碍红细胞的生成。

  3、和治疗有关的贫血有相当部分风湿病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应用不当可并发消化性溃疡,其中部分患者可致长期慢性少量出血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均可导致贫血,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如使用不当可致骨髓抑制,发生贫血。

  近有肿瘤坏死因子(TNF-α)也参与ACD病理过程的报告,发现TNF-α可抑制EPO的产生;减少骨髓培养体系中CFU-E及BFU-E克隆形成,而风湿病时炎性病理过程中可生成TNF-α,其在加重炎症的同时,也影响红系造血,另有报告TNF可通过诱导基质细胞产生TNF-β抑制造血。

  风湿病所致的贫血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倾向于多因素综合影响下,通过多环节而发病。总之,如果你怀疑自己患上了这个鬼疾病,请及时到医院检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