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胃疼的穴位有哪些有效?

  胃脘痛又叫胃痛,是指以肚脐以上,剑突心口以下部位的上腹部疼痛。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胃痉挛,慢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胃脘痛的部位在胃腑。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食,感受寒邪等均可引起胃痛。下面简单来说说怎么治疗胃痛?

  至阳或灵台

  以指代针,按压至阳,灵台穴,对于治疗急性胃痉挛有疗效。

  至阳穴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灵台穴在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按压至阳灵台穴治疗急性胃痉挛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位,我发现坐位效果不佳,可能与坐位按压时候的方向有关,应取俯仰位;二是找穴方法,从两个肩胛骨下角找一连接线,与椎体相交的地方就是第七胸椎,上为灵台下为至阳,一般情况下此二穴都有明显的压痛点;若压痛点不明显,可上移或下移一个椎体。三是按压方法,医者立于患者一侧,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至阳穴和灵台穴上,行圆圈状按揉,用力要垂直朝向腹部方向,用力大小以病人的耐受度为度,按压时间一般为3-5分钟,按压时祝福病人作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以活动胃这种办法不仅针对急性胃痉挛的病人还针对各种胃病的病人。部,便于提高疗效。

  督脉为阳脉之海,至阳为阳气最多之意,按之则可散寒温胃止痛。

  中脘

  针刺(TDP照射)中脘对于急慢性胃痛都有效,对急性胃痛效果比较好。

  上学时候一次同学急性胃痛,我用给他针一次中脘就好了。

  中脘是胃的募穴,是胃腑之气输注的部位,又是腑之会穴,胃痛是六腑病,六腑属阳,中脘在腹部,腹部属阴,所以胃痛针胃的募穴中脘,针灸术语“从阴引阳”。

  中脘属于任脉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及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内关

  内关既能理气止痛,又能和胃止呕,对胃痛伴有恶心呕吐者最为适宜。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穴,一穴通心包和三焦两条经。此外,内关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阴维为病苦心痛”,心痛就包括了胃痛在内,所以内关是治疗胃痛及所有胃病的常用穴位。

  内关在腕横纹中央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穴位可按压3-5分钟。

  足三里

  四总歌说:“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合治内腑。”用足三里治疗胃痛和胃病人很多。

  不仅所有的胃病可用足三里,六腑病可用足三里,所有的脾胃病,不论其寒热虚实,也都可以用足三里。

  足三里的主治病症很多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中脘,内关,足三里是胃病三要穴。

  在给大家简单说一下胃病治疗之后应该怎么去保养:

  尽量选用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是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要充分摄人,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膳食中应多供应牛奶、豆浆、鸡蛋、藕粉等易于消化和吸收,又能补充营养及中和胃酸的食物。为了减缓胃蠕动和胃液分泌,可以多吃乳酪和奶油。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采取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方法,避免过饥过饱。这样既可减少胃及十二指肠的负担,又可使胃中常有食物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溃疡面的不良刺激。此外循版时要细嚼慢咽,不看书报,不看电视,保持精神愉快。

  避免食用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肉汤、香料、浓茶、浓咖啡、生葱、生蒜、酒类及其他过甜、过咸、过酸、过热、过硬、过辣食物。含纤维素及残渣较多的食品,如芹菜、韭菜、泡菜、竹笋、及粗粮、大豆、豆芽、火腿、鱼干等也不宜食用。应选用瓜茄类和根茎类蔬菜,并尽量做成汤菜或菜泥食用。

  最后还要和大家反复强调一下,请善待自己的胃,不要觉得年轻就无所顾忌。

  本文中如有错别字请在评论中指出,谢谢。传播中医治疗之法,改善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