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脾虚寒湿的症状是

  脾虚寒湿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会容易导致脾胃出现湿寒的现象,一般是人体气血流畅不通所导致的,会很容易的导致肚疼、腹泻,身体浮肿,四肢畏寒等症状,一般可以通过口服中成药来进行治疗,平时在饮食上也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水果,也可以食用一些薏米粥,或者是红豆粥和陈皮等食物。那么,脾胃寒湿的症状有什么呢?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若以脾阳虚衰证候为主时可见: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产生原因

  湿寒多为脾虚导致。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了。

  1、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要用祛风湿通络的药物。中药藤类多具有此种功效;还要根据身体上下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如羌活一般用于上肢,独活多用于下肢。

  2、寒湿之邪停留于脏腑,要选用入脏腑的化湿或者燥湿药。如藿香、陈皮、半夏、厚朴等。

  3、寒湿之邪用药,还要看引起寒湿的具体病因。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淫之寒湿;内湿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外湿宜祛邪,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

  若要解决湿寒之邪,便需祛湿温中。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加重湿寒。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坚持服用可令人体内湿寒之邪消失。

  寒湿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