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纯牛奶的功效与作用,纯牛奶的种类,喝牛奶的误区

  一、纯牛奶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1、补钙

  纯牛奶的营养价值高,这个都是被大家所公认的。钙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缺钙的话会引起发育不如果人体缺钙的话就会出现骨质疏松、抽筋乏力、易骨折、不易入睡、易惊醒、易感冒、抵抗力下降、关搜索节疼、头晕失眠、脾气暴躁等多种症状,纯牛奶中钙的含量是非常高的,因此常喝纯牛奶对补钙有非常大的好处。

  2、美容养颜

  常喝纯牛奶可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你知道吗?纯牛奶的营养价值有多高,对它了解的人都知道,纯牛奶不仅可以直接饮用,常喝纯牛奶可以有效美白,在喝的同时还可以用纯牛奶来敷面膜这样更加能够体现纯牛奶的营养价值。所以想要让你的肌肤变得细腻光滑,多喝纯牛奶是最好的选择。

  3、有助消化

  我们在商场买回来的纯牛奶可以直接饮用,还可以加热后再食用,纯牛奶非常容易被我们人体吸收,因此纯牛奶是老少皆宜的最佳饮品之一。老年人常喝纯牛奶,可以有效的预防关节疼痛,骨质疏松;儿童长期喝纯牛奶有助于生长发育,而且多喝纯牛奶对我们身体有非常多的好处。

  二、纯牛奶的种类

  一、乳饮料。没有纯牛奶的营养价值高,但是因为它口味丰富,所以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在喝烦了纯牛奶时可以给孩子换个口味。但是为了口感更好,通常乳饮料中都会增加一些香料,建议选择大品牌的乳饮料产品,要保证食用安全。

  二、巴氏消毒奶。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需全程在4℃~10℃冷藏,较为流行。最大程度的保留牛奶中营养成分。保质期较短的牛奶多为巴氏消毒法消毒的“均质”牛奶,用这种方法消毒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获得较为理想的保存,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牛奶消毒方法之一。

  三、常温奶。采用超高温灭菌法,能将有害菌全部杀灭,保质期延长至6~12个月,无须冷藏。但营养物质会受很大损失。

  四、还原奶。奶粉不得用于巴氏消毒奶,但常温奶、酸奶及其他乳制品可用,但必须标明原料为“复原乳”或“水和奶粉”。

  五、生鲜牛奶。在许多发达国家,未经杀菌的生鲜牛奶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但价格也最为昂贵。新挤出的牛奶中含有溶菌酶等抗菌活性物质,能够在4℃下保存24~36小时。这种牛奶无需加热,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保留了牛奶中的一些微量生理活性成分,对儿童的生长很有好处。

  六、无抗奶。这个名词已经被大部分人所认识,但它不会出现在牛奶的外包装上,因为它是牛奶出厂的指标之一,一般知名厂家出厂的牛奶都应该达到这个标准。

  无抗奶是指用不含抗生素的原料生产出来的牛奶。“抗”是指用来治疗病牛所用的各类抗生素,常见的有青霉素、链霉素等。奶牛在每年换季时易患乳腺炎,并且采用机械榨乳也比人工挤奶使乳牛更易患乳腺炎,向牛乳房部位直接注射抗生素,奶牛能尽快恢复健康。经过抗生素治疗的奶牛,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牛奶会残存着少量抗生素,这种奶不能作为食用奶原料进行加工生产。

  七、灭菌牛奶。不少生产厂家为了满足上班族的需要,生产出保存时间较长的百利包。保存时间较长的百利包牛奶在加工过程中已经全面灭菌,对人体有益的菌种也基本被“一网打尽”了,牛奶的营养成分因而也被破坏掉。这种牛奶的包装和鲜牛奶非常相像,保质期大部分是30天或更长时间,有些灭菌牛奶的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灭菌奶一般味道比较浓厚,但是营养物质有一定损失,B族维生素有20%~30%的损失。

  八、水牛奶。水牛奶产量虽然较低,但奶中所含蛋白质、氨基酸,乳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均高于黑白花牛奶。据国家有关科研部门测定,水牛奶质十分优良,可称得上是奶中极品,其价值相当于黑白花牛奶的二倍,最适宜儿童生长发育和抗衰老的锌、铁、钙含量特别高,氨基酸、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是老幼皆宜的营养食品。

  三、纯牛奶的挑选方法

  1、选低温冷藏的

  相比常温放置的超高温纯牛奶,需冷藏销售的巴氏纯牛奶杀菌温度低,能更好保持牛奶原有的营养成分。要特别强调的是,很多超高温的纯牛奶也被商家放置在低温冷柜中高价销售,这就要消费者注意了。简单方法就是看保质期,超过6个月的都是超高温奶。

  2、选配料为生牛乳的

  现在市场上有以生牛乳为原料的纯牛奶,也有以奶粉为原料的还原奶。还原奶在产品包装上会显著标明,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其中的营养成分不如生牛乳生产的好。

  3、优选全脂奶

  牛奶的营养主要为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脱去脂肪的纯牛奶,其脂溶性维生素、有益脂肪酸都没有了,营养也大打折扣。为了控制脂肪摄入而放弃全脂奶是不理智的。牛奶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每份产品中蛋白质越高,说明原料乳的质量也越好。

  4、优选本地奶源

  考虑到纯牛奶的运输和安全性,本地奶源的物流环节少,冷链有保证,产品质量也更能保证。而进口纯牛奶均为超高温纯牛奶,相比巴氏纯牛奶并无营养优势,价格贵了不少,性价比显然不高。

  5、也可选择配制强化乳

  市面上除了纯牛奶,也有标示调制乳的,如高钙奶、AD奶、铁锌奶。这些牛奶一般含有80%的生牛乳,但强化了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可根据需要选择。要强调的是,高钙奶中大部分添加的是碳酸钙,有的则添加天然乳钙。天然乳钙更好消化吸收,需要补钙的消费者应该尽量选这种产品。

  6、选香味清淡,挂壁均匀的

  有人认为浓香的是好奶,其实真正经过均质加工的纯牛奶口感稀薄,乳香清淡,倒入玻璃杯中质地均匀挂壁。口感浓香、稠厚的纯牛奶反而值得警惕。

  7、不要在意颜色深浅

  全脂纯牛奶自然色为乳白色或微微淡黄色(天然胡萝卜素的颜色),脱脂纯牛奶为乳白色或微微淡黄绿色(天然维生素B的颜色)。不同季节、不同脂肪含量、不同饲料都会造成奶颜色的差异,不必特别在意。

  8、注意乳糖不耐受

  纯牛奶含有较多的乳糖,乳糖不耐受者要选择低乳糖的牛奶,这样才能防止乳糖引起腹泻。要强调的是低乳糖奶中的乳糖变成了葡萄糖、半乳糖,糖尿病人反而不适合。

  四、喝牛奶有哪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牛奶越浓越好

  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在挑选牛奶的时候,认为越浓的牛奶,它所含的营养就越多。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甚至,也有人觉得新鲜牛奶太“淡”,在喝的同时还会加上几勺奶粉,认为这样所摄入的营养就更丰富了。

  专家指出,婴幼儿常喝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等。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承担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奶粉冲调的太浓,会使营养成分的浓度升高,超出其胃肠道吸收的最大限度。

  误区二:牛奶煮沸

  最近,网络上一则传言让喜爱喝热牛奶的“吃货”不免产生些许担忧。传言说:“煮沸后牛奶中的三种主要营养元素乳糖、钙以及蛋白质会遭到破坏,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并影响牛奶的口感。”那么这一传言究竟“靠谱”吗?

  专家表示,长时间持续地高温加热确实会使牛奶中的一些营养素遭到破坏。如蛋白质,时间长加热的话会使其从溶胶变为凝胶状态,进而影响它的质量。钙质长时间的高温加热后,也会影响人体钙的吸收。此外,乳糖是牛奶里边比较特殊的成分,高温加热的话容易出现乳糖焦化,降低了牛奶本身所含的营养价值,所以建议不应长时间高温加热牛奶。

  误区三:牛奶喝了会长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早已进入了普通大众的餐桌。它营养丰富,又被称作“白色血液”,显然,它对人体的重要性也是可想而知的了。但是很多爱美女性却不“待见”牛奶,认为喝了不利于保持身材,容易使人长胖。事实真是如此吗?

  据了解,牛奶含水分为86%左右,250克一袋的全脂牛奶仅含热量150千卡,相当于小半碗米饭。然而,吃100克饼干,就会摄入热量450千卡以上。一听可乐中所含热量也达140千卡,与一袋全脂牛奶相当。可见,牛奶并不能算是易让人长胖的食品,而且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之丰富,是可乐所无法比拟的。

  牛奶具有极好的饱腹感。在餐前喝一杯牛奶,可以有效地缓解饥饿感,降低食欲。若是用两杯牛奶加凉拌蔬菜代替晚餐,还可以达到瘦身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晚上睡前喝牛奶的习惯,就要相应减少晚餐的食量,以避免额外摄入热量而发胖。

  误区四:牛奶和鸡蛋

  据了解,现在有超过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鸡蛋,粮食长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数的家长以为这样的早餐就是与国际接轨,殊不知这是错误的观念。专家指出,单吃牛奶和鸡蛋的早餐并不科学,因为这二者食物难以提供足够的能量。

  牛奶和鸡蛋这二者的蛋白质含量都较高,饱腹感强,但是,这种状态很难长时间维持。葡萄糖可以让人保持头脑清醒、精神振奋。但如果体内缺乏人们工作和学习所需的葡萄糖,我们就会感觉昏昏欲睡。所以,在早餐的搭配上还应选择一些淀粉类食物(如面包、饼干、点心、馒头等)和水果为人体提供葡萄糖。

  误区五:牛奶当水喝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解”,外国人把牛奶当水喝,所以身体特别好。因此,对于牛奶,也应该多多益善。其实不然,牛奶是好东西,但在食用时也应控制量。

  全脂牛奶中大约含有3%的动物脂肪,也就是“坏脂肪”,其中又含有一半的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牛奶不能喝得太多,建议成人每天喝200—300ml(一杯左右)。若还想多补充奶制品,可以再喝一小杯(100ml—150ml)酸奶,但每天奶制品的摄入总量不宜超过500ml。

  误区六:牛奶脂肪越少越好

  牛奶中脂肪含量仅为3%,每天喝一袋250克(243毫升)的牛奶,会增加脂肪7.5克。对于城市家庭来说,一日饮食摄入脂肪通常在80克以上,牛奶所含的脂肪在一日饮食当中所占比例并不算高。

  低脂奶或半脱脂奶含脂肪1.0%-1.5%,一般适合低脂膳食的人群,全脱脂奶含脂0.5%。因此,若是把全脂牛奶换成低脂牛奶,也就是减少了3.75-5.0克脂肪,即便是全脱脂奶,也只能减少6.25克。相比之下,做菜时少放油、不吃煎炸食品、少吃猪肉等才是减少脂肪的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