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喝汤有讲究避免7个误区

  喝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吞咽和消化食物,并且喝有营养的汤也可以帮助我们滋补身体,但是喝汤时必须要纠正一切误区,才能喝出健康来。

  喝汤的误区

  1、喝汤不吃渣

  有人以为,用各种主辅原料煮的汤,尤其是煨得时间长的,汤很浓,味很鲜,汤中的“渣”嚼之乏味,以为养分成分都到汤里往了,故只喝汤而不吃“渣”。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高蛋白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往汤已经发白,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却只有6%-15%,即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显然,只喝汤不吃其中内容物是极大的浪费,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养分不良。实在,经过长时间烧煮的汤,其“渣”中的蛋白质已被充分水解,结构变得疏松,口感固然不太好,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因此,除了吃流质的人以外,应提倡汤与内容物一起吃下往。

  2、爱喝“独味汤”

  有的人爱好喝单味黑鱼汤、鲫鱼汤、排骨汤、清炖母鸡汤等,以为这样的汤味道纯粹,养分好。实在每种食品所含的养分素都是不全面的,因此,应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杂煮汤,不但可使味道更鲜美,也使养分更加全面。

  3、喝太烫的汤

  有的人偏爱喝滚烫的汤,然而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固然烫伤后人体有自行修复的功效,但反复损伤又反复修复极易导致上消化道黏膜恶变。经过调查,喜吃烫食者食道癌的发病率很高,因此,进餐时喝50℃以下的汤是合适的。

  4、饭后喝汤

  有的人是在把饭和菜都吃下肚后再喝一大碗汤,这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由于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杂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影响食品的消化吸收。准确的吃法是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先润滑一下,以减少干硬食品对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并增进消化腺分泌,起到开胃的作用。饭中适量喝汤也有利于食品与消化液的搅拌混和。对于需减肥的人,饭前及饭中喝较多的汤可提前发生饱腹感,利于饮食节制。

  5、汤水泡米饭

  这种习惯非常不好。日久天长,还会使自己的消化功能减退,甚至导致胃病。这是因为人体在消化食物中,需咀嚼较长时间,唾液分泌量也较多,这样有利于润滑和吞咽食物;汤与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与汤一道进了胃里。这不仅使人“食不甘味”,而且舌头上的味觉神经没有得到充分刺激,胃和胰脏产生的消化液不多,并且还被汤冲淡,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时间长了,便会导致胃病。

  6、喝汤速度快

  如果喝汤速度很快,等意识到吃饱的时候,说不定已经吃过量了,这样容易导致肥胖。喝汤应该慢慢品味,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汤的味道,也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有充裕的时间,并且提前产生饱腹感,不容易发胖。需要减肥的美女要注意了,一定要切记这个错误的喝汤习惯,改掉它,说不定你的减肥效果会更佳。

  7、汤喝越多越好

  喝汤也是有忌讳的,不能什么汤都喝,也不能什么汤都多喝。如果汤的种类是高热量、高盐份、高嘌呤,就不能多喝,尤其是患有痛风、肾脏病及高血压的人,应避开喝这些汤。一般人吃饭时可缓慢少量喝汤,以胃部舒适为原则。

  各种汤的养生功效

  1、多喝骨汤抗衰老

  人到中老年,机体的种种衰老现象相继发生,由于微循环障碍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另外,老年人容易发生“钙迁徙”而导致骨质疏松、骨刺增生和股骨颈骨折等症。骨头汤中特殊养分

  胶原蛋白,可疏通微循环并补充钙质,从而改善上述症状,延缓人体的衰老。

  2、多喝鸡汤防感冒

  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及支气管粘膜血液循环,增加粘液的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可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对感昌、支气管炎等防治效果尤佳。

  3、多喝鱼汤治哮喘

  鱼汤中尤其是鲫鱼、乌鱼汤中含有大量的特殊脂肪酸、具有抗火作用,可防止呼吸道发炎,并防治哮喘的发作,对儿童哮喘病更为有益,鱼汤中卵磷脂对病体的康复更为有利。

  4、多喝豆汤退风热

  服用甘草生姜黑豆汤,对小便涩黄、风热入肾等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5、多喝菜汤解体衰

  各种新鲜蔬菜含有大量碱性成分并溶于汤中,常喝蔬菜汤可使体内血液呈正常的弱碱性状态,防止血液酸化,并使沉积于细胞中的污染物或毒性物质重新溶解后随尿排出体外。

  温馨提醒:喝汤不能长期只喝一两种,应该各式汤饮交替,更能增加食欲,平衡营养。具有食疗作用的汤要经常喝才能起到作用,每周喝2-3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