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直肠癌保肛手术后遗症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低位直肠癌占60%~70%,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一谈到直肠癌手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往往就是能否保留肛门。其实保肛不仅是对肛门“外形”的保留,而且还是对肛门功能的保护。

  直肠癌的医学界定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因其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深入盆腔,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且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中肛门及其功能是否能保留是手术的一个难题;现在虽术后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约50%左右,但做了手术并不意味着治愈直肠癌,很多患者会产生术后一系列并发症,情况严重者会夺去患者的生命。

  主要有术后复发时疼痛、大便习惯改变及便血、肿块、肠梗阻、肠穿孔等,若肛门不能保留,行改道造口术,即人工肛门,那样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方便和严重的精神负担,望家属及患者慎重考虑。因此建议患者及家属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术后且需要更精细的护理(药物治疗及患者的心理调护),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保肛术后可能出现前切除综合征

  直肠癌保肛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恢复了肠道的连续性,避免了永久造口对病人生理及心理的巨大伤害。但由于手术切除了部分或全部排便反射弧的感受器——直肠壶腹,并且吻合口位置低就可能损伤内括约肌,手术还可能造成周围神经损伤、吻合口狭窄及其周围组织瘢痕形成等,常使患者出现便急、便频和气便失禁等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称之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患者的不适症状会有所改善,但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对生活质量的损害反而超过永久造口所致的危害。

  这种前切除综合征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吻合口的高度、神经的损伤、胃肠道重建的方式及术前辅助治疗等。直肠大部或全部切除后,用作吻合的结肠往往是乙状结肠或降结肠,使用不同的肠段会对新直肠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手术可以完成肠管吻合,保持连续性及血运,但肠管吻合上下两段的神经支配无法建立,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很难建立协调一致的功能系统。所以患者要结合病情、基础功能状态及社会心理需求,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谨慎选择保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