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川崎病,川崎病三期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川崎病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疾病,在近几年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初期的高热常被家长误当作是感冒发烧或麻疹处理,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但是幼儿并不会像患了麻疹那样打喷嚏、咳嗽等。实际上,川崎病只要能够在早期及时得到确诊,正确治疗,是可以被治愈的。那么,就先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特点有皮肤黏膜出疹、多发性动脉炎和淋巴结肿大。川崎病早期症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患儿会突然持续性发热,平均体温可升高至39度。
川崎病主要发病于五岁以下婴幼儿,以对血管和心脏的损伤最为显著,尤其是冠状动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伤害是永久性的。不过,如果及时确诊,在患儿发病后的10天内,及时使用对应药物治疗,症状很快就会得到缓解,不到两周就有可能痊愈。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川崎病的具体症状都有哪些:
川崎病的病程可以分为三期:
第一期的症状是持续数天的突发性的高热,发热期间,患儿全身会出现红疹,嘴唇干裂,舌苔上出现大量红色小疙瘩,眼睛红肿充血,两只手泛油光,第一期可持续1到11d;
第二期即亚急性期,病程一般为10~20d。进入此期后,患儿体温开始下降,脚趾出现脱皮的症状,脖子处淋巴结肿大。严重者此期高热不退,出现冠状动脉瘤、心肌梗塞等;
第三期为恢复期,病程较长,一般为21~60d,轻度患者临床症状减弱,身体逐渐恢复正常机理,而出现冠状动脉瘤的患者在第三期症状进一步恶化,可导致冠状动脉瘤破裂,严重时可引发猝死。少数重症患者会进入慢性期,数年不愈,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威胁生命健康。
春季,孩子易患感冒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家长应警惕是否出现川崎病的相关症状,一旦有疑似病情,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