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原抗体是什么,介绍乙肝表原抗体的生理意义和偏高原因
乙肝的全称是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也是中和性抗体,能够保护人体的肝脏不受乙肝病毒的再次伤害。乙肝表面抗体是乙肝病毒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的,这种抗体能够中和乙肝病毒的感染力。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有阳性和阴性两种,阳性说明体内有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结果是判断人体是否被乙肝病毒侵犯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乙肝表面抗体的相关知识。
乙肝表面抗体的生理意义。乙肝表面抗体通常简称为HBsAb,检测结果呈阳性,说明身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病毒依据被排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后,身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检测结果也会呈阳性。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体浓度越高,说明抗体的保护性越强。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检测结果呈阳性,又发生了乙型肝炎,可能是因为感染者的乙肝病毒又发生了变异。
乙肝表面抗体偏高的原因。乙肝病毒侵入人体、接种乙肝疫苗都会导致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在体检的时候,发现乙肝表面抗体偏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乙肝表面抗体的正常值在0-10mIU/ml之间,只要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偏高。如果只有乙肝表面抗体偏高,说明受检者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者感染过乙肝病毒。
本文介绍了乙肝表原抗体的生理意义和偏高的原因。乙肝表面抗体是检测人体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乙肝是一种传染性肝炎,能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传染给别人。一旦患上乙肝,一定要及时治疗,患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