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哪些人群必须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肝部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很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这种疾病,一旦患上这种疾病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今天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哪些人群必须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应如何有效使用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的根本途径。目前使用HBsAg基因工程疫苗。经上亿人次接种,证明该疫苗安全有效。凡HBV标记物阴性者均应接种。免疫途径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多种。但不主张臀部注射。免疫方法为按0,1,6月程序注射3针低剂量疫苗5ug。第3针后1-3个月抗-HBs阳性率可达95%以上。对以往感染HBV者接种乙肝疫苗既无治疗作用也无不良反应。在接种三次疫苗后,5年内不需要再接种。使用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达95%以上、围产期母婴阻断效果可达90%。注射了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极低。目前国内已把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

  哪些人群必须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处于HBV感染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者(未感染过HBV的人)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

  ①全部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

  ②传染科、口腔科、血液室、透析室和经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

  ③新加入某一群体的人员,如新入伍的战士、新入学的大学生;

  ④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

  ⑤发育障碍者,收容所中的患者和工作人员;

  ⑥血液透析患者;

  ⑦使用血液制品者;

  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

  ⑩注射毒品成瘾者;长期教养机构中的犯人。

  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

  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

  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因此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乙肝疫苗有哪些副作用?注射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乙肝疫苗自1979年问世以来,经过近20年的大规模应用和观察,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报道。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于1-3天内不治自愈。

  由于乙肝疫苗属血源性的,在制备过程中纯化与灭活程序十分严密,故不会产生像破伤风等动物血清疫苗可能造成的过敏反应,也不会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亦末出现相互干扰作用;因此,可以说,乙肝疫苗是安全可靠的预防疫苗,注射前也不必皮试。

  注射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

  2、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一个月仍未行注射者,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证实未被感染者,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3、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有人认为若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开接种。

  4、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5、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需行加强注射一次。

  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

  7、凡对福马林或硫柳汞及其他药物过敏者禁用

  为什么打了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好措施,接种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转为阳性。可是。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疫苗按规定时间接种了3次,但几个月后复查乙肝病毒五项指标(俗称两对半),疫苗效果如同泥牛入海无影无踪——乙肝表面抗体始终不产生。为此,有不少人感到疑惑和恐惧——不打疫苗不行,打了疫苗又没反应。生活中乙肝病毒无处不在,少了“防弹衣”,面对乙肝病毒的“枪林弹雨”不就要坐以待毙了吗?

  注射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原因比较复杂,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检测方法不精确实际已产生抗体,但因检测方法不精确而致结果阴性。这时应当用最灵敏的方法,如酶联免疫法或放射免疫法来重新检测。因为有的地方检测方法不先进或不灵敏而得出假阴性结果。

  ◆免疫反应太弱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太弱,只产生微量的抗体,以至用先进的检测方法仍未能发现表面抗体的踪迹。这时可加大乙肝疫苗的剂量(每次10微克),每月注射1次,共3次。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合用其他免疫刺激药物,如猪苓多糖、卡介苗等,被认为可以提高免疫效果。

  ◆已发生隐匿性感染如按规定时间接种后仍不产生表面抗体,则可应用PCR(体外核酸扩增技术)方法检测被接种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因为,有少数病人实际上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产量很少,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查不出来,或者乙肝病毒已经发生变异,与普通试剂不发生反应,另外还可能有其他原因。这些病人虽然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产生免疫反应而机体呈免疫耐受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再注射乙肝疫苗,也不会产生表面抗体。或可检测其他肝病毒标志物,如核心抗体(抗HBc)、e抗体、e抗原等是否为阳性。如果为阳性则说明感染了病毒,在这种情况下,再注射乙肝疫苗也可能不会产生抗—HBs。

  相信朋友们已经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提醒大家,一旦发现身体有所不适,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不能耽误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