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的症状表现
刚出生的婴儿具有人际界线不清(母婴一体,人我不分)和黑白分明(“分裂”,把事物分为好的和坏的)的特点。人格分裂有以下九种表现:
一、好和坏
世间万物本来都是中性的,人从自己的兴趣和利益出发,把它们分为好的和坏的。好的事物令人快乐,引起“趋”的行为;坏的事物令人痛苦,引起“避”的行为。避苦趋乐,抑恶扬善。
相对于外面的世界而言,子宫内的环境是恒定不变的。温度不变,湿度不变,氧含量不变,血糖浓度不变,所以没有冷热,没有饱和饿,没有舒服和不舒服。孩子一出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感觉到冷和热、饱和饿、舒服和不舒服。舒服就是好,不舒服就是坏。给他带来舒服的母亲是好母亲,给他带来不舒服或者没有及时给他带来舒服的就是坏母亲。于是,一切体验、环境和“客体”都被分为好的和坏的。从6个月开始,孩子渐渐把好和坏整合起来,客观、中立地看待世界。这个过程至少要到36个月才能完成,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完成。没有完成整合的人会继续以婴儿的方式看待世界,把事物分为好的和坏的,而且,好的非常好,坏的非常坏。这就叫“黑白分明”。
二、是非分明
把事物分为好的和坏的,就是赋予事物以“价值”。为了说明事物为什么好为什么坏、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人类“发明”了六种标准,即真、善、美、圣、权力、实惠,统称价值观。在不同的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在远古的时候,圣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在封建社会,善可能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到了现代,真成了最重要的价值观,因为现代人崇尚理智、追求真理。于是,对和错取代了好和坏。
一个人如果总是用好和坏去评价事物和人,别人会认为他太幼稚;如果用对和错去评价事物,别人就不会这样认为。其实,对和错与好和坏都是黑白分明的表现,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类追求真理的热情极度高涨。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真理是相对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有些事物,这样看是对的,那样看就是错的;现在看是对的,过一段时间看就是错的。为了对和错而争论不休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是和不是取代了对和错。
所谓“是和不是”,就是判断某个东西是A或者不是A、是A还是非A、是A还是B。其实,是和不是或是和非仍然是黑白分明。按辩证法的观点,一个事物完全可以既是A又是非A、既不是A又不是非A。A和非A的界线是模糊的,两者之间存在着过渡地带,这个过渡地带可以借助于显微镜和微积分无限放大。
一个人如果对“是A不是A”之类的问题非常在意,我们就会说他太较真,太刻板,太形而上学(绝对、静止、片面地看问题),原则性太强,其实就是黑白分明。
三、爱憎分明
把人和物分为好的和坏的,就会产生喜欢和厌恶、爱和恨。因此,黑白分明的人必然爱憎分明。他们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朋友和敌人,对好人和朋友象春天般热情,对坏人和敌人象冬天般冷酷。他们敢爱敢恨、有情有义,非常“义气用事”。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非常幸运;如果你是他的敌人,你就遭殃了。
四、矛盾情感
爱憎分明的人爱一部分人,恨一部分人,而矛盾情感是对同一个人既爱又恨。从表面上看,两者是相反的,其实本质相同,都是把人分出好和坏。本来,绝对好的人和坏的人是不存在的,爱憎分明的人夸大了好人的好和坏人的坏,忽略了好人的坏和坏人的好。如果好人的坏和坏人的好忽略不掉,就会产生矛盾情感。按克莱因的理论,4个月以内的婴儿是“爱憎分明”,4个月以后的婴儿是“矛盾情感”。矛盾情感是从分裂(黑白分明)到整合的过渡。
五、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很大,大喜大悲,也是黑白分明的表现。情绪之所以会有很大的波动,是因为一会儿遇到令他喜爱的人或事,一会儿遇到令他厌恶的人或事,或者一会儿喜欢某件事,一会儿讨厌这件事。边缘人格的特点就是这样,爱憎分明(分裂)、矛盾情感、情绪极不稳定。
情绪波动就是情绪化。情绪化的人不但情绪变幻莫测,观点也变来变去,反复无常,表现非常夸张。
六、内心冲突
拓扑心理学把心理冲突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其中,趋避冲突是黑白分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矛盾情感有关。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两者一混合,就变成中性了。如果两者混合不起来,好的非常好,坏的非常坏,趋和避就处于矛盾之中,发生冲突。
七、理想化
黑白分明就是把事物分为好的和坏的。事实上,事物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把事物分为好的和坏的,是因为夸大了好的一面而忽略了坏的一面和夸大了坏的一面而忽略了好的一面。前者叫理想化,后者叫“贬抑”。
理想化和贬抑互相对应,但不一定都会成对出现。把一个事物理想化,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把另一个事物贬抑,反之亦然。有的人理想化多一些,看问题比较积极,觉得世界非常美好,沉浸在幸福之中,有的人贬抑多一些,看问题比较消极,觉得世界很丑恶,生活在痛苦、厌恶和恐惧之中。反过来说,积极乐观的人容易把事物理想化,消极悲观的人容易把事物贬抑。
理想化的人对大多数事物的评价都是积极的,喜欢赞美别人,容易羡慕别人。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把理想化列为自体客体移情的一种。理想化容易导致双趋冲突。有的人把自己理想化,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妄自尊大,称为“夸大的自体”、“伴无能的全能”或“全能感”,是自恋的表现。这种人渴望别人赞赏他、表扬他、认可他,科胡特称之为“反映性移情”,也是自体客体移情的一种。
八、妖魔化和灾难化
与理想化相对,贬抑就是妖魔化和灾难化。妖魔化侧重于人,灾难化侧重于事。
事物本来没有好坏,或者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如果有人认为某个事物非常糟糕、非常可怕,或者这样描述某个事物,那就是妖魔化和灾难化。这种情况在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绝大多数咨客是由于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而来求询的,他们往往会夸大自己的不如意,这就是妖魔化和灾难化。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容易把事物妖魔化和灾难化,而导致不如意。咨询初期,他们常常会把心理咨询和咨询师理想化。如果咨询师没有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把心理咨询灾难化,把咨询师妖魔化。
“贬抑”的人对很多事物都看不顺眼,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对社会的阴影面特别“敏感”。贬抑容易导致双避冲突。有的人贬抑自己,妄自菲薄,自我挫败,老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对批评过分敏感。
九、等级观念
把事物分为好的和坏的,那是非常幼稚的做法,因为在好和坏之间存在着过渡地带。于是,有人承认过渡地带的存在,并且把它分段,例如好、一般、坏,或者非常好、好、偏好、一般、偏坏、坏、非常坏。这叫等级观念,虽然已经不是二分法,但一头白一头黑,还是黑白分明。等级观念就是把事物分出高低和上下,高和上就是好,低和下就是坏。这样一来,避苦趋乐就变成了“人往高处走”,于是就有了竞争、嫉妒、崇拜、自卑、鄙视、怜悯、拯救。
其实,上和下是由地心引力决定的,到了太空,就没有上和下了。上下与左右、前后本来没有差别,都是空间的维度,不具有价值意义,是地心引力赋予了它以价值。成熟的人会把价值去掉,用“并列观念”取代等级观念,用平行分类取代上下分级。人不一定要努力往“上”爬,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当出现有人格分裂现象时,一定要尽早就诊,积极给予相应治疗,避免病情继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