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儿脑性瘫痪认识的几个误区
脑瘫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其症状不仅表现为运动障碍,还会伴随智力低下、癫痫等问题。如果能够尽早治疗,其症状可以得到一定改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对脑瘫认识不足,因此在治疗上常会走入误区,甚至耽误疾病的治疗。
那么小儿脑性瘫痪认识的几个误区是什么呢?
1、脑瘫和智障有明显区别
运动障碍是脑瘫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此时可能伴随癫痫、行为异常等问题,只有情况相对严重的患者,才会伴随智力低下,以及感官方面的障碍。由于活动受限,因此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可能会持续存在,但是脑瘫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智力障碍。
2、脑瘫患儿也能生活自理
脑瘫患儿的情况有轻重之分,不同类型的患儿,症状是不相同的。通常只有重度患者才会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但是轻中度患者在经过基本训练以后,是可以生活自理的,尤其是很多轻度脑瘫患儿,还能够从事工作、学习等。
3、脑瘫同样能治好
其实脑瘫在儿童时期是可以通过治疗得到一定改善的,尤其是在新生儿时期,脑组织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因此此时的代偿能力高、恢复速度较快。但是脑瘫毕竟不属于简单的儿科疾病,因此在治疗上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家长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此外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抓紧时间,并且记录脑瘫患儿的康复情况,毕竟脑细胞在受损后不可再生,因此在治疗上需要注意调整好治疗周期,并且积极调整治疗方案。但脑瘫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即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后,可能也需要终身坚持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