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医经络学,经络养生保健
一、中医经络学详解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和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以及脏腑等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经’即径,如通达各处的路径;‘络’即网,如错综连缀的网丝。经是纵行的干线,络是横出的旁枝,它们互相贯穿在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从而或深或浅地把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等都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协调运作完成各项复杂地内在功能。
在天人相应学说的背景下,古人将其比为流经中国的十二条大河。经脉的命名和分布在经脉的范围内,计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二类。十二经在六脏(含心包络)六腑的统摄下,各自建立一经。由于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的联属关系,同时阴经与阳经之间又有一定配偶,在整个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故又称‘正经’。
这十二条正经,六条是分布在上肢和躯干的,即手六经,还有六条是分布在下肢和躯干的,为足六经。阳经和一部分阴经都上达于头部。又由于人的肢体都有内、外侧两边,而分布在内侧的属阴,分布在外侧的属阳。
于是把手六经中三条分布在上肢内侧一边的叫手三阴经,另三条分布在上肢外侧叫手三阳经;同样,在下肢内侧的三条叫足三阴经,外侧的三条叫足三阳经。
由于古人把易学中阴阳概念运用于说明事物的复杂情况,常常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即把阴分为少阴(阴气初生)、太阳(阴气大盛)、厥阴(太少两阴交尽);把阳分为少阳(阳气初生)、太阳(阳气木盛)、阳明(阳气盛极)。
手足各六经根据不同的情况把阴阳的三个阶段适当分属,于是就有了十二种不同的名称。又由于十二经与十二脏腑是有直接联属的,再在手足三阴三阳的十二经上把所联属的脏腑名称加上去,就成为如右所列的十二经脉名称了;十二经还有阴阳、表里配偶的关系,在生理和病理上,能互相亲联和影响。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名称是:督脉、任脉、带脉、阳跷、阴跷、阳维。这八条脉的特点上:一、即不与脏腑直接联属,也没有阴阳配偶,所以叫奇经。二、八脉当中,只有督、任两脉有其自己的腧穴,其余六脉的腧穴都是寄附在正经上。三、八脉的命名,是根据其作用和分布的部位而定的。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生理方面:气血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但必须靠经络来运转,周流不息达到抵御病邪、保卫机体的目的。十二经脉在以各个脏腑为首的系统下,将人体的脏腑和在外组织、四肢、百骸等都联系起来,以进行整体的循环,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一般而言,‘营’、‘卫’的功能活动是与经脉分不开的。卫气散布在经脉之外、属阳;营气运行在经脉之内,属阴。
此外还有冲脉、带脉、阳维、阴维、阳、阴、等六脉和经别,以及若干络脉,都是错综贯穿在老一辈四经之间,共同完成功能活动。
病理方面:经络的功能正常,能够抵御外邪、保卫身体;一旦其功能失常,外邪就能通过经络的传递,由表入里、由上传下,使人致病,并反映到体表。
治疗方面:自古迄今无论用药内治,还是用针灸外治及传统养,在处方选穴上,没有不把经络作为根据的。以用药内治而言,立方选药,都须明确病属何经,然后才依药物的归经法则而选药。在养生方面“内气”则按经脉自运如:心理养生之小周天即按任督脉路线走行的。
二、中医经络学的特点
中医经络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中医经络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
中医经络养生的特点:中医经络养生疗法与普通的疗法区别于:第一,从手法上,普通的洗脚、按摩治疗只能到达皮、脉、肉,而经络疗法则可在此基础上深入到达筋、骨层;第二,从疗效上,普通的按摩只能达到放松效果,而经络疗法则可达到医疗效果,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三、经络是人体内外的无线网络
人体体表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浮络、孙络、孙孙络,起着充盈皮部气血和调整皮肤毛孔开合的作用,向内传导外界风、寒、暑、湿、燥、热以及外力的击打、冲撞等侵袭的信息。
人体体表的皮肤外层分布了人体内所有经脉向外伸展的横络,就像在一块土地上把几种植物种植在了一起,各种植物数不清的根交合在一起,各自吸收着养分供养各自所属的植物躯干和枝叶一样;人体内的十二经和胰脏经脉等奇经八脉延伸到体表的细小络脉,随时将体外以及体表的各种信息向内传导到经脉以及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所以,当人体受到外界的各种伤害时,首先受伤的是守卫在体表的细小络脉,造成经络受病,继而影响气血运行,甚而随经内传,造成脏腑等器官受病。
经络的实质:千百年来,人们总想找到经络的实质,西医想通过手术解剖找到经络,找不到经络就不承认经络的存在,方舟子等人士找不到经络的所在就说中医是伪科学,实际上,经络是人体内外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是附着在人体各个组织器官上的无线网络,和人体内的气一样,如何摸得到呢?就像现代人们使用的手机等无线网络系统一样,相隔万里的两部手机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互相联系通话,可是,这个无线网络谁又摸得到呢?
经络以人体内外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为载体,附着于各个大小组织器官之上;经络和气体一样是无形的物质,也可以说是一种经络之气,是人体内外的一个无线的网络系统。
人体内的气以血液作为载体,助推血液运行;经络之气,附着在筋脉之上,气血行于内,经脉行于外,维护调节气血的运行;所以,经络之气分布、附着在人体内外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排泄肠道、输尿管道、生殖系统等器官、气血、水液、津液、脂肪、肌肉、骨膜、骨髓、关节、毛发、爪甲以及脑、颈、肩、臂、肘、腕、指、耳、眼、鼻、喉、唇、口、舌、牙齿、牙龈等等各个部位,起着内通外联、感应传导信息,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的重要作用。
我们从“阿是穴或阿是穴区”来说一下:阿是穴或阿是穴区的不定时、无准确位置的出现,正是体表络脉受到伤害,影响某局部气血运行或造成气血瘀滞的一种“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表现;所以,以疼为俞,以疼为穴的治疗方法,就是运用外力的物理作用产生的寒热等效应,激活络脉,恢复气血的运行,使气血畅通,通则疼痛消失,这个部位的阿是穴区(疼痛区)也就不在了。
五绝指针疗法以轻盈的点打指法触及和弹动在皮毛之上,就可消除周身上下所出现的各种疼痛等症状,正是运用经穴区理论对体表的浮络、孙络进行微弱的刺激,激活疏通络脉,恢复气血的运行;以点打、点压、点揉、点擦、点振五种基本指法触及、弹动皮、血、筋、骨、肉五体部位的经脉和络脉,通过经络内传外联的关系,内传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就可消除体内外各种疾病;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通过轻盈的指法在人体体表产生的物理效应,通过络脉内传经脉,力达五脏六腑,就可治疗诸多世界性疑难病症;五绝指针疗法治疗结石症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也证明了经络就在人体内外,附着在各个组织器官之上,形成了遍布周身的无线网络。
四、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形成
(一)《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经络学的形成。
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并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浮络、孙络、经筋、皮部及奇经八脉等内容。
(二)形成的客观依据:
1、经络发于四肢腧穴说
(1)经络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传导感应现象的归纳。
a、体表反应点:是指机体某一内脏发生病变,有时在体表一定部位可触摸到压痛点或出现其它特殊变化,如皮下硬结、皮肤颜色发生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应点”。
b、传导感应现象:当针刺体表某一部位时,机体产生一种酸胀麻重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会沿着一定的方向放射,这种现象称为“针刺感传”现象,古代称“得气”和“行气”。现代研究称之为“经络现象”。
(2)经络是穴位疗效规律性的总结。
“穴位”的发现与针灸治疗有密切关系,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发现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上,这就由“点”的认识发展到“线”的概念,从局部到整体,是古代经络概念形成的重要起点。
逐渐地在“线”上又发现许多新的“点”,同时这些“点”与“线”又与不同内脏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成了给“线”命名的基础。
医疗实践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由“点”连“线”,“线”上又布新“点”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了经络学说。
2、先经络后腧穴说。
认为先发现经络,后发现穴位。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基出过的帛分《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最早记载经脉学说的古代文献,是《灵枢经》的祖本,但记述的经脉不如《内经》完整规律,因其没有穴位记载,故认为先经络后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