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睡眠不好艾灸那里效果比较好呢,艾灸为什么能够治病呢

  一、睡眠不好艾灸那里效果比较好呢

  定位:涌泉穴在人体足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方法: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涌泉穴灸治20分钟,可治疗失眠。施灸时,对准涌泉穴,距离1寸左右高度,让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使皮肤出现红润为止(防止被烧伤)。在治疗期间停用安眠药。患者可自己施术或由家人帮着施术。

  10天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中间休息2-3天,再进行第2疗程。若治疗过程中患者配合热水泡足10分钟后再灸,效果更佳。功效: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启闭开窍。《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综上所述,下取涌泉,以艾温通,使任、督协调,髓生脑健,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提醒患者在失眠期间也要注意饮食的清淡,调整好心态,平时和多做一些运动,睡前小运动也可有效的防治失眠症状。

  睡眠不好艾灸那里的问题,上面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回答。平常的时候如果睡眠质量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就可以采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来进行艾灸的治疗保健。这样就能让睡眠不好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这样就能让身体保持更加健康的状态了。

  二、艾灸为什么能够治病呢

  随便用东西在身体上烫一烫就能够治病?很多朋友不明白艾灸能够治病的原因,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艾灸的主要作用是“能活跃脏腑的功能,旺盛新陈代谢;对功能低下的机体,可以调动人体内在的积极因素,使机体活动旺盛,增强人体抗病防卫免疫能力;对功能亢盛的机体,使其得到抑制,恢复正常,达到阴平阳秘”。艾灸对血压、呼吸、脉搏、心律、神经、血管等都有调整作用,能使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使肾上腺素等分泌旺盛,对血糖及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显著的调节平衡作用。

  艾灸是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体表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神经、体液的传导,以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全是因为人体阴阳失和,经络不通。优质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会渗透皮肤深达里层,产生循经感传现象,气血在强大的热流推动下,冲破瘀阻点,使“气至病所”,从而达到祛病保健的作用。

  很多人都说艾灸能够治百病,这种说法并非是夸大其词,因为艾灸除了在治病方面外,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所以“治百病”可以说成“防百病”。

  艾灸已经广泛应用到内、外、妇、儿、五官及皮肤科、保健养生、美容、减肥等各个领域,对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症、偏头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风湿关节炎、痛风、各种肠胃病、便秘、慢性肺炎、各类皮肤病、男性肾虚腰痛、女性宫寒痛经等100多种疾病均有很好的康复理疗作用。

  三、艾灸的方法都有什么呢

  艾炷

  由艾绒制成,呈圆锥状。在艾灸疗法中,可以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相应大小的艾炷。通常来说,较大的艾柱用来灸大面积的身体部位,如背部、腹部。较小的艾炷用来灸四肢或头面部。另外儿童宜用较小的艾炷。

  使用艾炷灸时,将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

  艾条

  由艾绒卷材的棒状灸具。判断艾条的好坏主要依据艾绒的纯度。一般艾条的包装上会表明艾绒的等级,如艾绒等级为1:6,表明制成1千克艾绒,所需艾叶为6千克。等级越高,纯度越高,品质也越好。

  使用艾条灸时,点燃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烤。

  艾灸的辅助器具及使用步骤

  艾灸盒:艾灸盒是艾灸的首选辅助器具,通常为木制或竹制。

  艾灸盒的使用步骤

  ①点燃艾条,让艾条充分燃烧。

  ②将点燃的艾条插入艾灸盒盖上的卡子里。插入长度要小于艾灸盒的高度,又要和盒子保持一定距离。

  ③将艾灸盒盖按照正确的方向改好,艾条要靠近艾灸盒底部且不触及铁丝网。

  ④用艾灸盒上的绑带绑在需要施灸的身体部位。在艾灸过程中可通过艾灸盒上的孔眼随时观察艾条的燃烧状态,及时舔掉艾灰,并调整艾条的位置。

  艾灸罐:艾灸罐可以在全身不同的部位使用,使用起来很方便。

  艾灸罐的使用步骤

  ①将艾灸罐打开,取出最里面的内罐,并准备一段长短合适的艾条。

  ②将艾条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留下一个小孔,点燃艾条有孔的一端,将点燃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上。

  ③盖上艾灸罐的盖子,装上艾灸罐的手柄就可以手持艾灸罐施灸。

  ④也可以用绑带将艾灸罐缚在身上施灸,这种方法需要在施灸部位覆盖毛巾等隔热,避免烫伤。

  四、艾炷的常用艾灸方法有哪些

  无瘢痕灸

  施灸时不烧伤皮肤、不让其化脓、不留瘢痕的灸法。施灸前先在要施灸的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以便于艾炷黏着。然后将大小合适的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施灸。

  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更换新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一般以灸至局部皮肤轻度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这种灸法临床上常用于虚寒性疾病的治疗。

  瘢痕灸

  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称为瘢痕灸,又称为化脓灸。施灸前先在要施灸的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以便于艾炷黏着。然后将大小合适的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施灸。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出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施灸。灸治完毕后,应将局部擦拭干净,然后在施灸部位上敷贴玉红膏,可1~2天换敷贴一次。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留下瘢痕。

  这种灸法临床上常用于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慢性疾病的治疗。

  隔姜灸

  将新鲜的生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拨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然后将姜片至于要施灸的部位,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患者微有灼痛时,可将姜片抬离皮肤片刻,再放下继续施灸,之艾炷燃尽再更换艾炷,每次每穴3~5壮,灸至皮肤潮红为止。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咳的作用,故此灸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呕吐、腹痛、泄泻等。

  隔盐灸

  又叫神阙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至脐部填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至患者感觉灼痛,即可更换艾炷。也可在食盐上放置薄姜片,上置艾炷施灸。

  隔盐灸多用于治疗急性腹痛、吐泻、痢疾、虚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