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死亡焦虑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关于生命最终要走向灭亡的认知程度不够,因此逐渐形成人们所畏惧的死亡焦虑症。
从传统依据的概念来看,通常把人的心跳、呼吸永久性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可分为濒临死亡期、临床死亡期与生物学死亡期。目前公认的医学心理观念以脑干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一旦出现脑死亡现象,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实质性与功能性死亡。世界上部分宗教与民间信仰里,死亡是指一个人的灵魂离开肉体的现象。
怕死是人的本能。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生命的尽头必定是死亡,认识到这种必然性后,人求生的自保机制就催生了怕死的心理本能。美国心理治疗大师亚隆就认为,死亡是人生的背景音乐,而死亡焦虑则是一种永久的心理负担。
人之所以害怕死亡,可以分为三类: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不容商量让人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让人产生焦虑症。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背后藏着对生命流逝不可逆转的揪心之痛。另外,死亡的方方面面又充满了未知:我们不确定自己何时、何地、如何死亡,也不知道死后的世界如何,这些都让我们不安。
肉体死了,成就代代相传。既然怕死是人的本能,为什么古往今来有许多豪杰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呢?社会心理学的恐惧管理理论认为:为了避免被死亡焦虑压垮,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各种方法来应对这种恐惧。借用时下一句网络语,就是“好好活,因为我们要死很久”。有了如此强烈的驱动力,人们一方面更加爱护身体,同时积极地生育后代,让自己的血脉生生不息。另一方面,人们会迸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斗志,努力取得所处文化肯定的成就。这样即使肉体死亡了,成就还会代代相传,这就在象征的意义上战胜了死亡焦虑症。美国名将麦克阿瑟的名言“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就揭示了这种超越生死的豁达。
其实,从小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死亡焦虑症。在一些西方国家,小学里常常会让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将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死亡教育。另外也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对死亡心理错误认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