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肝内胆管癌怎么形成的

  肝内胆管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其发生的几率仅次于肝细胞癌,主要表现为恶心不适、黄疸、盗汗、腹痛、恶病质等,严重时甚至可并发肝性脑病。这种疾病预后相对较差、难以治愈,术后生存时间较短。那么肝内胆管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形成的相关原因吧。

  1、胆道病

  原发硬化类的胆管炎是该病公认的发展的危险因素,文献报道称,原发硬化性胆管炎者发生胆管癌的记录为5%~10%,且半数患者可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发病2年内,被诊断出胆管癌。另外,要了解的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发生肝内胆管癌的时间较早,多于30~50岁发病。

  2、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被认为是肝细胞癌的首要病因,且超过50%的患者存在HBV感染。

  3、代谢综合征

  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是肝内胆管癌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建议有代谢综合征者积极治疗,尽量避免肝内胆管癌的发生。

  4、化学性致癌物

  目前公认的化学性致癌物主要包括二氧化钍、二恶英、石棉、氡等。这些物质的暴露可明显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建议尽量避免接触。

  ​以上就是形成肝内胆管癌的原因,了解原因之后,平时就是做好预防,定期进行体检,尽可能降低其发生的几率。而已患病者为了减轻相关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去及时进行手术、化疗等方面的治疗,其中前者以清除病灶为主,后者以控制症状以及癌肿大小为主,治疗周期约1~3个月。当然,治疗后患者还需注重饮食调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辅助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