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检测结果阴性也会得宫颈癌?
40多岁的林女士最近很是郁闷。1月前林女士因为子宫肌瘤做了腹腔镜下的全子宫切除手术,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却意外发现“宫颈微偏腺癌”,这可是吓坏了平时定期做妇科体检的林女士及其家人。明明有很好的保健意识,该做的宫颈癌筛查都会定期去做,每次进行HPV检查都提示病毒感染阴性,突如其来的“癌症”病理报告犹如晴天霹雳,难以接受。反而是身边那些既往感染过HPV病毒的女性居然“安然无恙”,更是让林女士觉得既往那么认真的“体检”都是白做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有关HPV检测阴性和宫颈癌那些事儿!
一、关于HPV病毒
HPV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嗜上皮细胞病毒,通过特异性感染人的粘膜上皮及皮肤组织,引起上皮组织的增生。迄今发现的HPV类型有100多种,40多种和生殖道感染相关。
根据其致癌性及致病力不同,可分为高危型及低危型。高危型HPV病毒(特别是HPV-16&18)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导致宫颈癌变的主要因素。HPV病毒在人体细胞中有三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分别为游离型、整合型以及混合型。HPV感染人体后,通过将自身的遗传物质整合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并表达产生E6、E7两种癌蛋白,通过分别与正常组织细胞中的抑癌基因P53和Rb蛋白结合,促使其降解或失活,干扰正常的细胞周期,使细胞无止境复制分裂,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二、HPV感染=宫颈癌?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现HPV与宫颈癌关系的德国科学家霍森教授,他首先发现了HPV导致宫颈癌,证明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所以,很多“谈癌色变”的大众百姓便将宫颈癌和HPV感染完全划上了等号,心中暗示:HPV感染了,要得癌症了,要死了!这也让很多非法盈利的医疗机构有机可乘,过度治疗,给患者的心理和经济带来巨大负担。
其实,HPV感染非常普遍,只要开始性生活,一生中被HPV感染的概率非常高,性活跃期妇女HPV感染率约占50%~80%。并非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发展成宫颈癌,HPV有100多种亚型,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50%~90%的HPV感染可在感染后的数月至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导致长期的危害。
三、HPV检测阴性=不得宫颈癌?
由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是一个阶段性、渐进性的过程,需历时约10年左右。既往研究发现,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必要因素。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宫颈癌的组织细胞中HPV检出率高达99%以上,但仍不完全绝对,有相当一部分宫颈癌前病变及癌变患者HPV检测结果为阴性。HPV阴性宫颈癌目前也日益成为宫颈癌研究的一个热点。
四、HPV阴性宫颈癌四大“元凶”
元凶一:检测方法的限制
HPV检测中的HC-II法受取材限制,需采集宫颈组织较为新鲜的脱落细胞,如果宫颈表面有较多的粘液、血液及分泌物覆盖,而取材时未事先将其清除,粘液及分泌物中的脱落时间较长的,或已死亡的宫颈细胞将对该项检测方法的结果造成干扰,造成假阴性的检测结果。即使用灵敏度很高的PCR进行分型检测,也不除外仍存在尚未发现的高危型HPV,也会造成HPV检测阴性。
另外,由于HPV在人体宫颈组织细胞中有游离型、整合型及混合型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为鉴别HPV的存在形式,多采用定量PCR技术,当游离型HPV存在过多时,也会造成假阴性的检测结果。
元凶二:HPV被清除,异型细胞已形成
超过80%的女性一生中均感染过HPV,但大多为一过性感染。病毒可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得到清除,一般清除时间为感染后8~12个月。只有少部分患者的病毒感染会持续存在,并进一步形成病变。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对病毒的清除率不同。30岁以下女性的HPV清除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上女性对病毒的清除率。30岁以上的女性在感染HPV后不易清除,通过持续感染造成细胞异型性改变,进而形成病变甚至不可逆转的癌变。虽然最终人体的免疫机制会将病毒清除,但此时如宫颈病灶已经形成,就会造成临床上HPV检测结果呈阴性,而宫颈病变持续存在。
元凶三:非HPV感染所致的宫颈癌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并非唯一。宫颈癌的发生,非一日之寒,而是常年累月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研究表明,EB病毒、HSV-2病毒、衣原体在HPV阴性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是HPV感染外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其他不常见病因。另外,HPV阴性宫颈癌患者受多产次、吸烟、分娩年龄较早及免疫功能缺陷等其他环境因素影响。如宫颈癌前病变或癌变是由HPV以外或其它病原体引起,并受多环境因素影响,则其HPV检测结果也可为阴性。
元凶四:特殊类型宫颈癌
高危型HPV感染被证实与大多宫颈鳞癌的发生相关,但在宫颈腺癌中的检出率却不是很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宫颈癌,诸如宫颈透明细胞腺癌、中肾腺癌、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颈微偏腺癌等则被证实与高危型HPV的感染无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