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感染性心内膜炎属于心脏科中较难以处理的一种疾病。心脏科急症手术的风险仍然较高,但相对于内科的保守治疗,效果还是比较良好的。早发现早诊断,药物治疗和适时完善的手术治疗,都能让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目前有哪些治疗原则呢?
1、完善的术前准备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之前有严格的准备措施,包括:术前戒烟,关于床上大小便,咳嗽排痰等训练;纠正贫血患者;维持电解质平衡;强心、利尿、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补充充分的热量,增加心脏能量储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血型的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术前备血等。必须到手术时机成熟,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2、全面的术后护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之后会酌情应用肾上腺素等药物,促进心功能改善。大多数的患者术前有肺淤血和心衰等表现,对术后的呼吸功能恢复,循环稳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术后的适当的延长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对改善心肺功能极为重要。一些患者如出现了多脏器功能衰竭或呼吸困难,要适当的延长辅助呼吸的时间。
3、注重个体化
进行手术治疗时,必须按照个体化原则制定手术方案。对一些出现难治性的心力衰竭,感染难以控制的特殊患者,及时采取外科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中必须彻底清除赘生物,对于原发的心内畸形或是感染导致的损伤应当进行修复,特别是瓣膜损害应予以成型修复或是置换,达到功能的完整恢复。
坚持以上原则,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中非常重要。当然,手术治疗也不是必要的。当未明确致病菌时,要根据临床经验来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单纯进行内科治疗的患者,倘若治疗效果尚不理想,许多患者仍旧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