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障性贫血是什么
很多普通人都知道贫血是什么,但却不知道慢性再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绝大部分人认为贫血无关紧要,无须治疗,只要多注意休息即可恢复,其实有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非常错误,需要改正。慢性再障性贫血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一定要及时治疗尽早恢复才行。
慢性再障性贫血是什么?
慢性再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难治性血液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本病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治疗难度大,疗效低。
慢性再障碍性贫血:起病缓慢,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黏膜,切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病程多在4年以上,甚至可长达10年之久。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大多可治愈,但也有病人迁延多年不愈。少数病人可急性发作,病情急转直下,常与感染有关。
慢性再障性贫血主要症状:
慢性再障碍性贫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分型,现多称之为“非重型再障”,临床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相对较轻。临床症状主要有:
1、贫血:往往是首发症状及长期表现;呈慢性过程,患者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经输血治疗后症状多改善,但不持久。
2、感染:高热较少见,感染相对易控制,很少持续一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
3、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多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女性患者可有阴道出血,出血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慢性再障碍性贫血大多起病缓,主要的表现常常是倦怠无力、劳累后气促、心悸、头晕、面色苍白。如有出血亦较轻微,内脏出血较少见。感染、发热一般较轻微,出现较晚,治疗后较易控制。肝、脾淋巴结均不肿大,但晚期病例偶有脾脏轻度肿大,病程较长,患者可以生存多年,病情逐渐好转甚至接近痊愈。部分患者转变为急性型。
日常生活注意出血和感染是再障患者最为常见的两个死亡的原因。预防出血和感染的发生是慢性再障患者日常护理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护理中要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配合各项治疗和预防措施。生活要有规律,适当增加营养,生活环境应清洁、卫生、空气新鲜,适当限制探视人员,以减少感染的机会。白细胞计数极度减少的重症患者应隔离护理。
患者皮肤应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化脓。饭后要刷牙,特别是齿龈出血的患者口腔内有血迹时应及时清漱,还可小量口服强的松或用明胶海绵、云南白药等及时止血。保持大便畅通。血小板明显减少的患者应限制活动或卧床休息,以防致命的脑出血。此外,护理中应注意及时停止接触可疑致病因素,并避免使用损伤骨髓的药物,高热时可采用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的办法,避免使用退烧药等。
慢性再障性贫血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贫血疾病,症状也会比一般的贫血严重,患者千万不能大意,慢性再障性贫血治疗不及时,只会越来越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影响其他系统免疫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患者发病期间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