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胆结石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是指药物治疗,另外,临床上也有一部分胆结石的患者没有症状表现,这类患者可以采取观察治疗的态度,比如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下面就胆结石的治疗措施进行介绍:

  一、体外碎石、激光碎石

  “体外冲击波”和激光主要是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比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它的原理是: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现对固定,不会移动,其中的结石也就相对固定在一个位置,再加上结石硬度很大这一特点,所以可以在对结石进行定位后,利用“体外冲击波”或激光将结石击碎,变成更小的结石或者粉末,进入输尿管后(输尿管相对较粗),通过尿液排出。

  但是这两种方法不适合治疗胆结石,因为胆囊是可移动的,并且胆结石硬度不够,所以不容易被击碎;即使被击碎,并且随着胆汁排除胆囊,因为胆囊颈口非常小,小结石不易排除,及时排出胆囊后有可能卡在胆总管里形成胆总管结石,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难度非常大,需要切开胆总管才能去除结石,叫“胆总管切开探查”手术,该手术非常复杂,治疗难度远大于胆结石。因此,这样的后果比胆囊结石更加严重。因此,“体外冲击波”的方法是不适合治疗胆结石的。

  二、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近代医学术上作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病变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胆囊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胆囊切除会带来以下后遗症:

  (1)、造成人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2)、造成肝损害和结肠损害;

  (3)、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

  (4)、导致胆管损伤;

  (5)、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6)、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

  (7)、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可能升高。

  三、药物溶石

  绝大多数药物只能起到一个暂时缓解胆结石的各种症状比如疼痛、炎症、消化不良等,全世界公认的唯一能够溶石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该药物只能用于溶解0.3cm以下结石,它的主要弊端是:

  1、长期服用该药物有较强副作用:对肝脏有严重的损害;

  2、对溶解超过0.5cm以上的结石效果差,起效慢,疗程很长,费用贵;

  3、无法解决复发的问题: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是胆汁成份的变异,表现为胆汁酸盐含量相对过少而胆固醇及胆红素等成份过多,胆汁酸盐不足以溶解过多的胆固醇及胆红素,日久以后,胆固醇及胆红素逐渐析出并凝聚结石石,而该药物无法解决这个结石形成的根本原因。

  目前,很多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很多是自封的“研究所”),看中了其中的商机,打着“药物(中药)溶石”的旗号,其实纯属骗钱。他们的药物甚至连生产许可证都没有,如何保证安全?更别说“溶石”了。

  因此在此提醒患者朋友,即使买药,也应该到正规医院让医生开,而不应随意相信那些广告,擅自买药服药;切记,你所服用的药物会对你的肝脏、肾脏等身体器官造成炎症严重害,只是这些损害你一时不容易看到。

  四、旧式“保胆取石术”

  是没有借助胆道镜这一先进设备,即“盲人”取石,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开胆囊取出结石,再把胆囊缝合。这种方法肉眼下取石,留有“盲区”,微小结石不能发现从而使胆囊内结石残留率增高,并且术后没有采取其他防止复发的手段,所以这种手术方法复发率高,创伤大、恢复慢,早已淘汰。

  五、新式“保胆取石术”

  术前口服胆囊造影明确胆囊功能情况,麻醉可选全麻、硬膜外麻和局麻。切口位于右肋缘下,胆囊投影处约长2cm,切开进腹;进腹观察胆囊粘膜及周围粘连情况,于胆囊底部戳开约1cm小口,吸尽胆汁;用胆道镜观察胆囊粘膜,取净结石;根据胆囊情况确定是否行胆囊管扩张,采用独创的“外壳整形”法,改变胆囊体位,改变胆汁引流,防止胆汁淤积造成结石复发;最后缝合胆囊切口及腹壁切口,手术完毕。术后,采用悬磁仪局部理疗,通过脉动磁场防止带电荷的和含铁的胆泥沉积,防止胆汁遄流形成结石;并且根据病情,必要时术后服用降血脂,降胆固醇药物或熊去氧胆酸等改变胆汁成分的药物,防止胆结石形成。

  虽说非手术治疗措施是以药物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病因,比如饮食就是一个重点治疗措施,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在于控制,并且抑制胆结石的生成,并且缓解患者的疼痛,但需要注意的是,对高热量食物要控制,一般建议在2000千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