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于肿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此型有别于原发性的特点,疼痛常呈持续性,并可查出三叉神经邻近结构的病变体征。
海绵窦区治疗方法:
对于累及海绵窦区的肿瘤,如三叉神经鞘瘤、脑膜瘤,手术全切后三叉神经功能损伤率为38%~75%,永久性颅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3~86,Samii等认为海绵窦区的肿瘤即使全切,仍可能因窦内残留极少量肿瘤导致复发。因此作为显微外科重要的辅助治疗,伽玛刀治疗逐渐受到重视。
近年来有关于大宗病例随访的报道,Pollock报道24例颅底肿瘤引起三叉神经痛经伽玛刀治疗,随访45个月,12例(50%)初期症状消失,另l1例三叉神经痛有明显改善,其认为放射外科治疗对于良性或恶性颅底肿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大部分患者有疗效。对恶性颅底肿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复发率高,这与肿瘤的发展有关。Pan等报道56例,平均周边剂量为13.3Gy(10~15Gy),平均中心剂量为27Gy(20~40Gy),平均随访时间为68个月(27~114个月),症状改善39例(70%),影像随访证实肿瘤消失7例(12%),肿瘤萎缩41例(73%),体积不变4例(7%),体积增多4例(7%)。
肿瘤缩小程度依次为三叉神经鞘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分析原因,可能与肿瘤细胞成分、排列结构、包膜、供血情况不同有关,长期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随访。
总之,对于继发于颅内占位的三叉神经痛需根据病灶性质、部位、体积,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显微手术可切除病灶,达到根治的目的;对于累及海绵窦等结构不能全切的病灶可采取伽玛刀治疗,同样能达到控制病灶生长、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同时具有安全性高、侵袭性小的优点。对于继发于多发性硬化、炎症等情况的三叉神经痛需首先治疗原发病,不适宜采取手术或伽玛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