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粟丘疹怎么处理
新生儿粟丘疹是由皮肤腺体异常成长发育引起的,这种疾病是能治愈的,但有必要防止用力划伤皮肤,导致皮肤感染。因此,在新生儿出现粟丘疹皮肤开裂的情况下,应该选择酒精擦洗皮肤进行消毒灭菌。以下就来具体了解一下,新生儿粟丘疹如何处理?
新生儿粟丘疹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是由于皮脂腺堆积在鼻尖、鼻翼、面部形成的小粒米黄色和白色皮疹。因此,父母们需要注意,新生儿的皮肤相对娇嫩,洗脸时可以用温水代替碱性洁面乳,还应确保室内阳光充足,温度应控制在20~24度左右,湿度应在55%~60%左右,还要经常打开房间窗户通风,坚持空气流通。
许多新生儿在出生后的1~2天会在头、脸和四肢出现皮疹,形状是小米大小的黄白色皮疹。一般原因是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导致皮脂腺堆积,由于绝大多数新生儿粟丘疹会在出生后一周左右自然消失,因此父母不需要过于担心,但若是已经产生脓性病症,就需要外敷一些抗生素软膏治疗。
新生儿粟丘疹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与皮脂腺阻塞有关,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面部,尤其是鼻尖邻近。后期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情况将逐渐消失,因此平常需要注意清洁,父母应每天帮助新生儿用水冲刷一次。此外,粟丘疹不同于红斑、脓疱性溃疡,病症多见于躯干、四肢、颈部、腋窝等部位,但若是产生化脓性水泡,还容易出现发热症状。
根据以上介绍认为,新生儿粟丘疹直径约1~2mm,呈白色颗粒状,是由皮脂腺阻塞引起的。早期治疗需要通风散热,穿戴宽松透气的衣服,坚持皮肤清洁干燥,可根据冷却、收敛和止痒的原则选择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或滑石粉。相信这样治疗一段时间后,新生儿粟丘疹就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