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半夜小腿抽筋怎么回事呢,哪些常见原因引起小腿抽筋_

  一、哪些原因引起小腿抽筋

  ①寒冷刺激

  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在户外锻炼身体,而没有做到充分地热身,或者天气炎热的时候,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也会引起腿抽筋。

  ②肌肉连续收缩过快

  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小腿肌肉痉挛。

  ③出汗过多

  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出汗多,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代谢废物堆积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也容易发生痉挛。

  ④疲劳过度

  还有就是因为过度的疲劳所引起的,在长途旅行、爬山、登高时,也是经常会出现小腿肌肉抽筋现象的。

  因为每一次登高都是一只脚支持全身重量,这条腿的肌肉提起脚所需的力量将是人体重的六倍,当它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痉挛。

  ⑤缺钙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

  ⑥睡眠姿势不好

  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二、缓解小腿抽筋和预防

  简单处理

  当小腿出现抽筋现象的时候,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使劲把脚大拇指往上翘,并且把腿往直伸,有人协助效果更好。

  牵拉

  马上坐起来,伸直发生抽筋的小腿,躯干前屈,用双手扳住前脚掌,缓慢、持续向躯干侧牵拉,直至痉挛缓解。

  穴位刺激

  可用手指按压委中穴(膝后凹陷处中心点)、承筋穴(小腿后面肌肉的最高点)、承山穴(小腿后面肌肉的分叉处)等。

  局部按摩

  用双手快速搓擦小腿,或用手按揉或轻扣小腿肌肉,可帮助缓解肌肉痉挛。

  热敷

  如果上述方法未能完全解除症状,可改用热毛巾、热水袋敷于腿肚处,能有效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痉挛。

  预防腿脚抽筋,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驱寒保暖

  注意保持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受凉容易诱发抽筋。

  ②穿舒服的鞋子

  平足和其他身体构造的问题使一些人特别容易发生腿抽筋,合适的鞋是弥补的方法之一。

  ③注意睡姿

  尽量不要长时间仰卧或俯卧,可以避免小腿肌肉长时间放松导致的肌肉挛缩。

  ④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锻炼减少抽筋发生,每天拉伸腓肠肌(小腿后侧肌肉),可以预防频繁发作的小腿抽筋。

  ⑤补充补充

  必要时补充一些补充,如猕猴桃、菠菜、卷心菜、杏仁、榛子。

  ⑥适当补钙

  多吃含乳酸和氨基酸的奶制品、瘦肉等食品,能促进钙盐溶解,帮助吸收。

  ⑦睡眠不和刺激性饮料

  睡眠前避免饮酒、喝咖啡和可乐等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的饮料,不看刺激性强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不闹情绪,确保卧床后很快进入睡眠。

  三、如何应对夜间腿抽筋

  一、是反卧为坐,让抽筋的脚尽量伸直,勿让膝盖弯曲,并将抽筋的脚趾向抽筋的反方向扳起,坚持数分钟。如果身旁有家人帮忙,可让家人握住发生抽筋的前脚掌,向抽筋的反方向扳,患者则用力与之对抗,保证小腿处于伸展状态。

  二、是对痉挛的肌肉涂抹消炎止痛药膏,也可使用运动喷剂,随后对小腿肌肉进行揉搓和按摩,使肌肉痉挛得到缓解。

  三、是重点按压患肢的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昆仑穴(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等穴位,以柔筋缓急,活血通络,解痉止痛。如果患者情绪十分紧张,可掐其上嘴唇正中近上方的人中穴和拇指与食指虎口处的合谷穴,可使其情绪平稳,疼痛缓解。

  四、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患肢腓肠肌(小腿后侧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排泄,热敷后也要注意小腿的保暖。

  四、小腿抽筋该如何按摩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拿捏小腿后侧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对侧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从上到下反复拿捏患肢小腿后侧肌肉0.5~1分钟。

  功效:柔筋缓急、消肿止痛。

  3按揉委中穴

  将健侧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活血消肿、通络止痛。

  4按揉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5按揉足三里穴

  将健侧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6按揉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通经络、缓痉止痛。

  7掐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8合按昆仑穴、太溪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太溪穴和昆仑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功效:调和气血、消肿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