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如何治疗呢,肱骨骨折患者要这样吃
一、肱骨骨折的病因及症状
肱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部先着地,外力沿桡骨向上撞及肱骨外髁而引起骨折。根据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可分为无移位骨折、轻度移位骨折和翻转移位骨折三种。
1、无移位骨折
暴力的作用较小,仅发生骨折,如裂缝骨折或移位很小的肱骨外髁骨折。
2、轻度移位骨折
骨折块向外移位,或有45°以内的旋转移位,骨折块仍位于肱骨小头和肱骨近段骨折面之间。
3、翻转移位骨折
翻转移位骨折又可分为后移翻转型和前移翻转型。后移翻转型又被称为伸直翻转移位型,此型相对多见;前移翻转型又被称为屈曲翻转移位型,此型少见。
临床表现
外侧肿胀,并逐渐扩散至整个关节。骨折脱位型肿胀最严重。肘外侧出现瘀斑,逐渐扩散可达腕部。伤后2~3天皮肤出现水疱。肘外侧明显压痛,甚至可发生肱骨下端周围压痛。移位型骨折者可能触到骨擦音及活动骨块。可发生肘外翻畸形,肘部增宽,肘后三点关系改变,肘关节活动丧失。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旋转功能一般不受限。
二、肱骨骨折的五种治疗方法
肱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又是骨骺骨折,骨折线通过骺板。复位满意与否,直接影响到关节的完整性与骺板处骨桥形成的大小和发生畸形的程度。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要求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以免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各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如下。
1、骨折无移位型
屈肘90°,前臂旋后位石膏固定4周。
2、侧方移位型
应进行闭合复位。X线检查证实已复位者,可用长臂后石膏托或夹板固定4~6周,固定时间依据复位后稳定情况,取伸肘或屈肘位及前臂旋后位。
此型骨折为不稳定骨折。整复失败或复位后再移位不能复位者,应切开复位用2枚克氏针内固定。
3、翻转移位型、骨折脱位型
采用闭合复位。闭合复位不成功者,均应切开复位,矫正骨折块的旋转移位。尽可能保留骨折块上附着的软组织,以免发生缺血坏死。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用石膏托固定4~6周,拔除钢针,除去外固定,开始活动肘关节。
4、陈旧骨折
移位不严重,预计以后不会造成肘部形态及功能影响者可不手术,骨折块翻转移位或畸形愈合将严重影响功能者应手术治疗。只要术中复位满意,内固定牢靠,术后积极主动功能锻炼,绝大多数患者仍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即使术前肘关节已僵硬,手术后也能得到部分功能改善。
5、并发症治疗
(1)肘外翻畸形伤后肱骨远端桡侧骨骺软骨板损伤,可导致早期闭合。致使肱骨远端发育不均衡造成肘外翻,肱骨远端呈鱼尾状畸形。外翻明显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2)尺神经炎或麻痹由于肘外翻畸形的牵拉,或尺骨鹰嘴对尺神经的撞击可导致尺神经炎,发现后应及早将尺神经前移,以免发生麻痹。
三、肱骨骨折易导致的三种并发症
1、血管损伤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较为少见。一般以腋动脉损伤发生率最高。老年病人由于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较差,较易发生血管损伤。动脉损伤后局部形成膨胀性血肿,疼痛明显。肢体苍白或发绀、皮肤感觉异常。动脉造影可确定血管损伤的部位及性质。
2、臂丛神经损伤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以腋神经最多受累,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和桡神经损伤也偶有发生。腋神经损伤时,肩外侧皮肤感觉丧失,但测定三角肌纤维的收缩更为准确、可靠。腋神经损伤时,可采用肌电图观察神经损伤恢复的进程。绝大多数病例在4个月内可恢复功能,如伤后2~3个月仍无恢复迹象时,则可早期进行神经探查。
3、胸部损伤
高能量所致肱骨近端骨折时,常合并多发损伤,应注意除外肋骨骨折、血胸、气胸等。
四、肱骨骨折的预防及饮食
本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平时要注意安全。而本病预防的重点是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折端过度分离者易发生骨不连接形成假关节。骨折固定后早期进行上臂肌肉主动舒缩活动,并在伤后2~3周作肩、肘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功能障碍。
肱骨骨折患者饮食
1、早期(1-2周):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2、中期(2-4周):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3、后期(5周以上):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骨折的知识,知道肱骨骨折是多发于儿童的疾病,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周身安全,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