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2018乙型流感发烧特征

  据CCTV报道,国家卫计委监测发现,近期我国南方和北方,都已经进入了流感冬季高峰季节。河北省疾控中心今年1月5号召开媒体沟通会,表示已经监测出了3种病毒,其中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体温快速上升可达39-40℃甚至更高

  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

  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流行特点:飞沫传播为主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4、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5、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如何预防:接种疫苗最有效

  1、控制治疗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2、切断传播途径

  a、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b、医护人员戴口罩、勤洗手、防交叉感染

  c、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3、疫苗预防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群体每年都要打疫苗。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的反应存在时间差,一般在接种后2至3周才能开始起到作用。而近期已经患过流感的儿童,体内会产生大量抗体,短时间内再次被同一种病毒传染的几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