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早期症状,3大症状识别早产儿脑瘫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目前小儿脑瘫是儿童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同时也会存在有其他原因导致的小儿大脑发育障碍的疾病。大脑疾病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对疾病的治疗还有后遗症的避免来说都是很好的。但是很多家长都是因为不了解基本的症状表现,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简单了解一下早产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表现。
每一个正常的孩子出生后会出现许多先天的本能反应和行为,称为“无条件反射”,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有缺失或出现异常行为,就可能是宝宝大脑出现了疾病。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了解:
1)吸吮反射:吃东西时人的本能反应,新出生的宝宝也一样。只要放点东西进宝宝口中或者按压齿龈后面的上腭部位,宝宝就会有相对的吸吮动作,这也叫做吸吮反射。如果没有反应或者过度反应,都是一种疾病的表现;
2)觅食反射:正常的宝宝生活中会出现一定的觅食反应,3-4个月左右消失,7-8个月后大的婴儿睡眠时也还会出现这种反射。如果没有这样的症状表现,需要进行一定的深入观察;
3)握持反射:用手指或者东西碰新生儿的手掌,他就会条件性的紧紧抓住。这种反射一般在出生后4—6个月左右可能会消失,如果继续存在或者是没有,则可能会妨碍手指的精细动作发育;
4)拥抱反射:将新生儿放在没有依靠的桌子上,当发生一定的碰撞时新生儿就会四肢外展伸直,数秒钟后四肢又内收屈曲,做出类似拥抱的动作,脸上显示出紧张的表情并且会哭闹。这个过程是为了检测儿童的神经状态。拥抱反射3~4个月消失,5~6个月仍有此反射则提示有弥漫性大脑损害,需要家长的更多注意。
5)迈步反射:扶住宝宝直立或平躺时,会出现用劲向前走的状态,类似于迈步的动作,到2—3个月此反射就消失了。如果出现的时间不对或者没有这样的反应,则是一种异常的反应;
6)巴宾斯基反射:当用物品的钝端,由脚跟向前轻划宝宝脚底或者是脚的外侧缘时,他的脚会慢慢地上跷,剩余的指头会出现扇形张开。这种反应最早可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出生后8~9个月或最迟在1岁半前消失。如果儿童在两岁后再出现此反射,可能是脑部受损的表现,家长观察后可到医院寻求帮助。
以上就是新生儿童在出生即成长阶段应该有的症状表现和正常反应,如果没有或者出现的时间不对,都有可能是大脑出现损害的表现,具体是不是脑瘫疾病,需要家长及时的带孩子到医院寻求专家的帮助,进行专业的治疗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