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门静脉高压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由于临床上的疾病较多,从而出现疾病误诊的情况也越来越频繁,其中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就包括其中。专家介绍,若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需在疾病的诊断前,先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那么,门静脉高压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呢?

  门静脉高压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特发性门静脉高压(Banti综合征)

  1882年意大利学者Banti首次注意到与已知血液病和其他疾病无关的伴有脾肿大的贫血,故称Banti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仍不明确,可能与接触毒物,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其肝脏组织学上显示“肝脏闭塞性门静脉病”,肝内门静脉大,中型分支呈现明显的内皮下增厚,胆管周围纤维化。

  临床上常见隐匿起病,多以左上腹肿块为主诉就诊,也出现消化道出血,贫血,水肿等,体检可见脾大,明显贫血貌,肝不大,少数可见腹壁静脉怒张,黄疸及腹水少见,肝性脑病罕见,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或正细胞低色素性,也可见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多正常或轻度异常,本病采用分流或断流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良好,本病需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鉴别,确诊需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没有弥漫性再生结节,并排除各种原因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和肝外门静脉阻塞等。

  2、布-卡(Budd-Chiari)综合征

  布-卡(Budd-Chiari)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肝段下腔静脉血栓或癌栓形成,膜性狭窄或闭塞以及某些心脏病均可引起肝静脉流出道梗阻,使肝脏出现肝窦淤血,出血,坏死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病理上分为血栓性,膜性,纤维狭窄性3种类型,临床表现首先与阻塞部位有关,肝静脉阻塞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肝脏肿大,压痛及腹水;下腔静脉阻塞者尚有下肢水肿,溃疡,色素沉着甚至静脉曲张,病变累及肾静脉可出现蛋白尿甚或肾病综合征,腹部超声,多普勒,CT,磁共振成像,肝或下腔静脉造影等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效果尚好,可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3、肝小静脉闭塞症

  肝小静脉闭塞症是由于野百合碱,化疗药物,毒物,放疗等因素导致的肝内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内皮肿胀或纤维化,引起的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临床表现非常类似于布-卡综合征,由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出现肝大,腹水和水肿,病人多急剧起病,上腹剧痛,腹胀,迅速出现腹水,肝脏肿大,压痛等,多数病人可在发病前有呼吸道,胃肠道或全身出现前驱期症状,也可伴随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但黄疸,脾大和下肢水肿较少见,急性期多伴有明显肝功能异常,本病约半数于2~6周内恢复,20%死于肝功能衰竭,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肝活检,腹腔镜直视下活检最具诊断意义。

  4、脾大性疾病

  许多疾病特别是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及某些传染病可有脾大,也可继发于门静脉高压;有些脾脏本身的疾病亦表现脾大。

  5、上消化道出血

  当患者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就诊时,应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癌等疾病相鉴别。

  6、腹水

  典型的肝硬化腹水为漏出液,少数病人可因肝病本身的原因或并发症的出现,可呈现不典型表现,其中极少为渗出液,较多介于渗出液和漏出液之间,偶尔呈血性,肝硬化腹水须与心源性,肾性,营养不良性,癌性等疾病所致腹水相区别,腹水本身无鉴别诊断价值,需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资料进行鉴别。

  通过上文我们对于门静脉高压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的知识介绍,你是否在阅读之后,对这种疾病有了新的看法与想法了呢?专家提示,其实,我们无论是患上什么疾病,又要积极面对生活,我们就能快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