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母乳黄疸怎样识别?

  母乳性黄疸是指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在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的时候却没有消退,或者是在消退之后又重新出现黄疸,并且持续的时间很长,但是其他方面又是正常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分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一般新生儿黄疸在两三周之后就会慢慢的消退,但是以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就会持续一到两个月,这是因为宝宝在喝了母乳之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而产生了脂肪酸。那么脂肪酸就会抑制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持续不消退,这个现象就被叫做母乳性黄疸。大约有百分之十到十五以母乳为主的宝宝,会出现母乳性黄帆,但是各位家长也不要着急,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不会产生任何不好的影响,还是可以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母乳性黄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宝宝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有关,是由母乳本身而造成的,那么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宝宝的妈妈,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所以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性黄疸宝宝的妈妈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于纯牛奶及配方奶粉,让已经结合的胆红素再进行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导致肠肝循环增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β-葡萄糖醛酸苷酶。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1、宝宝在出生后的两天到两周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但是母乳性黄疸不会随着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母乳性黄疸以轻、中度程度为主,很少有重度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比较多见。

  3、宝宝除了黄疸之外,其他身体指标都完全正常健康,大小便也正常,吃奶也好,体重也在持续增长。

  4、停止喂养母乳之后,宝宝的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来的百分之五十,重新喂养母乳,血清胆红素会在两天之内回升,然后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再缓慢下降,不停止喂养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下降至正常。

  5、宝宝的营养发育良好,体重增加,大小便的颜色也正常,肝脾不大,宝宝的肝功能正常,没有出现贫血的现象。

  如何分辨母乳性黄疸症状

  1、由母乳所导致的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的5天内就会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但是没有其他的异常,随着黄疸的逐渐加重,宝宝出生后的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μmol/l。如果继续用母乳哺乳,那么升高的胆红素会持续4-10天,然后会缓慢的下降,到了3-12周的时候就会恢复到正常的水平,那个时候黄疸就会完全的消退。如果停止用母乳喂养,那么宝宝在48小时之内血清胆红素就会明显的下降。

  2、宝宝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者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了百分之五十,那么就可以确定宝宝患有母乳性黄疸。

  3、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鉴别开。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检测手段来确诊母乳性黄疸,所以只能将各种引起宝宝黄疸的病因进行一一排除之后,才能做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

  结语:如果你的宝宝黄疸症状一直没有消退,那么就可以考虑到是不是母乳性黄疸了,不过妈妈们也不需要太多担心,母乳性黄疸不会对宝宝造成太大的影响,只需要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就可以消除母乳性黄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