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中医能治异位性皮炎,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中医方法

  异位性皮炎是很常见的,有一些小孩子很容易长这样的湿疹,但其他的孩子却没有。异位性皮炎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它的出现原因比较复杂。异位性皮炎治疗后仍可复发。异位性皮炎是西医的说法,运用中医的方法也能治疗调理皮肤病,下面来讲中医如何治疗异位性皮炎。

  1、湿热型

  中医上来讲,异位性皮炎跟脾胃的关系很密切。婴儿期的异位性皮炎多是湿热型,也就是我们说的婴儿湿疹。遗传与发育遗传因素与婴儿湿疹发病的关系更为显著。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的,婴儿更容易产生异位性皮炎。治疗婴儿湿热型异位性皮炎,主要治法是醒脾消导,清热除湿。处方上可以采用生白术、生枳壳、生苡仁、炒莱菔子、焦三仙、焦槟榔、焦栀子、马齿苋、白鲜皮、冬瓜皮、黄芩、大青叶等药材。中医上认为,婴幼儿是纯阳之体,不能使用大热大补的药材,避免热助其热。

  2、脾虚血燥型

  少年期和成年期的异位性皮炎,多是脾虚血燥型。儿童期的异位性皮炎,通常是在4岁左右开始病发,这个时期的异位性皮炎可能是由婴儿期延伸过来的,也可能是刚刚开始发作。可分成湿疹型和痒疹型,一般病发在四肢屈侧或伸侧。而青年成人期的皮疹,可长在四肢屈侧、颈部、眼睑、上胸部、手背等处。这些时期的异位性皮炎,属于脾虚血燥型的。治疗的方法是健脾除湿消导,养血润肤止痒。处方上可以采用炒白术、炒枳壳、炒苡米、炒莱菔子、厚朴、白鲜皮、苦参、当归、生地黄、赤白芍、首乌藤。少儿时期久病脾虚,一般在用药的时候不能使用大苦大寒的药,避免伤阳而使得虚其虚。

  以上就是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异位性皮炎的中医治疗方法。除了吃药以外,还应该注意饮食。如果饮食不当的话,不仅会伤害异位性皮炎患者的脾胃,还可能会让异位性皮炎的病情加重。异位性皮炎如果是瘙痒型的,应避免挠痒过度而感染。另外,还能使用外用药来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