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活血化瘀的中药会有什么反应,如何正确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一、喝活血化瘀的中药会有什么反应
活血化瘀,不能从字面理解,通俗的理解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或者因为外力使局部血脉不通,导致在人体某一部位或组织血行不畅,引起疼痛甚至形成肿块等组织上的变化。中药活血化瘀是一种综合调理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疏通血脉,消除疼痛,使病变部位恢复正常。
活血化瘀,适用范围很广,如瘀阻于心所致的胸闷心痛、口唇青紫;瘀阻于肺所致的胸痛咳血;瘀阻于肝所致的胁痛痞块;瘀阻于胞宫所致的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瘀阻于肢体所致的局部肿痛青紫;瘀阻于脉络所致的半身不遂等。常用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蒲黄、乳香、没药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桃仁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等。活血化瘀常同补气、养血、温经散寒、清热、行气、攻下等治法配合使用。
二、活血化瘀的临床使用
中医有“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之说,故活血化瘀类中药常与理气行气药配合应用;“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又与温通经络之药相配,以增强其活血化瘀的疗效。一般来说,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出现血淤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类人群典型的症状是,常常伴有憋气、心痛等不适;身体某处时常有针刺般的疼痛,夜间更严重些;面色灰暗无光,容易有黑眼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力教授说,引起血淤的原因有三种:1。外伤而没有伤口仅在局部造成淤块肿痛。2。血液运行不畅或无力。3。受寒气或热气影响,导致血液滞留。
临床上具体使用该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瘀血证有轻重,治疗时应选用不同的方药。
②祛瘀过猛,易于伤正,因此常辅以益气养血之品,使祛瘀而不伤正。
③本法能促进血行,故凡出血证,妇女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
三、活血化瘀的中医理论
中医药的应用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精微奥妙符合宇宙造化之理,因而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至今在广大的农村,中草药仍然在防病治病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经验。许多文献也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内容。中医学把天地人视为一体,善于从根源上去分析疾病,善于调动人体内的正气,扶正祛邪,因而,体弱多病者,只要调养得当,往往可以由弱变强。中医主要以动植物为主要原材料,所以中医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远远低于西医,这也导致了现今世界对中医的研究广为关注。
四、如何正确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药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琥珀、川牛膝、乳香、没药、茺蔚子等药。其中,当归祛瘀血,养新血,又能补血,一药而多能;川芎上行头目,畅血之气,《药品化义》上说:川芎气辛温,能横行利窍,使血流气行,为血中之气药以其性温行血海,能通周身血脉,宿血停滞。
当归、川芎配伍,能上开脑络之瘀闭,外舒肢体筋脉之拘挛,效果较好。红花辛香走窜,活血通经脉,以通经络之不利,达四肢祛瘀血;桃仁甘苦相兼,性平濡润,去瘀血,润肠道,以治遍身之疼;四肢麻木,大便燥结,桃仁、红花相伍,辛润结合,功效益彰。川牛膝引血下行,以化脑脉之瘀滞,止脑之出血,并通利四肢关节。
丹参、乳香、没药均能活血而祛瘀。其中丹参尚能降而行血,清血中之火,安神志为其长;乳香长于散结、活血、止痛,以治筋骨指节之拘挛;没药、茺蔚子善于祛瘀散血,琥珀安心神而化瘀血。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四药合用,组成了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用于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尤见其长。
不同的活血化瘀药应用的要求也不同,如失笑散脾胃虚弱者慎用,即对脾胃有刺激,但补阳还五汤却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还需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活血化瘀药一般都要遵照医嘱服用,不能随便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