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也能享常人寿命
今天,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没有疫苗,无法治愈。但这并不代表,面对艾滋病,人们就束手无策。早发现早诊断,加上科学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已经被证明是控制艾滋病病情发展的有效途径。性、血、母婴三种传播途径,一方面限制了艾滋病病毒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的可能。另一方面也给艾滋病筛查带来难度。
严宇斌,市疾控中心艾防科负责人,为了解艾滋病传染高危群体的状况,不仅每年组织公开宣传活动,还曾在充分沟通获取理解之后到娱乐场所和男同聚集场所实地了解,帅气的他,甚至还遭遇过男同表白的“尴尬”。
“了解高危行为,提高安全意识,担心被传染就尽早主动接受筛查,一旦确诊则尽量克服恐慌心理,接受规范治疗”——这不仅是严宇斌的想法,也是在走访中,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希望向市民传达的主要内容。南方日报记者王彪
现状
惠州确诊病例男女比例2.52:1
惠州的艾滋病患者一共有多少?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无权限公布艾滋病疫情相关数据。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消息,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报告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达到57.5万例,死亡17.7万例。就广东省而言,记者查询省卫计委官方网站发现,最近一次公布的广东省艾滋病患者病例是在11月13日发布的2015年10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艾滋病的发病数311例,死亡数为63例。
市疾控中心表示,惠州于1996年报告的首例HIV感染者为外市流动人口,2000年报告首例本地户籍HIV感染者。艾滋病疫情在惠州保持缓慢上升的趋势,年检出率较为稳定。目前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在全省居第13位。
在惠州的全部累计报告病例中,流动人口居多,超过60%。以20—50岁的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2.52:1。不过,这是否反映了惠州艾滋病病例的真实情况,仍然存疑。可供参考的另一个数据是,据严宇斌表示,近年来,到市疾控中心咨询艾滋病的市民中,男女比例同样约为2.5:1。
此外,市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惠州艾滋病疫情呈现几个特点。首先,性接触传播取代了以往的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严宇斌向记者透露,据他了解,一方面是吸毒人数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也在提升,共用吸毒用具的状况有所好转。其次,在报告的病例中,以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为主,但满1岁的低年龄段和最大年龄达92岁的高年龄段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再次,由于艾滋病毒往往有数年潜伏期,既往报告病例正逐渐进入发病期,抗病毒治疗压力增大。最后,艾滋病疫情有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迹象。
鉴于以上状况,近年来,艾滋病防治的宣传随之从高危群体向普通市民拓展。11月28日,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为主题的惠城区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了解。记者观察到,有些年龄较大的市民依次将20多块宣传板一一看完。
就在今天上午,市疾控中心还与惠州学院在惠州学院少康楼附近合作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这一活动的背景是,根据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消息,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增长较快,2015年1—10月共报告2662例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7.8%。
筛查
更全面筛查需建监测哨点
在此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惠州已初步建立起涵盖各县区的艾滋病检测和防治网络,市中心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各县区人民医院为艾滋病防治定点医院,主要医疗机构都会对住院病人、孕产妇等人群进行免费检测。所有确诊的艾滋病病例都会建立完整档案,并定期回访。
然而,严宇斌坦承,相比周边地区,惠州在艾滋病筛查方面仍存在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尚未建立艾滋病监测哨点。
艾滋病监测哨点,是国家层面为了解和掌握各类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流行水平、流行趋势,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而在全国设立的监测机构。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0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将在全国建立并运转国家级监测哨点1975个,性病监测点105个。记者在卫计委官网查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国已建立艾滋病监测哨点1888个。然而,严宇斌表示,惠州并不在其中。据他表示,建立哨点之后,可以得到国家层面在资金上的支持,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病例数据。
在哨站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掌握艾滋病例的状况,难度不小,而思想上的不接受,被认为是最大障碍。“我们之前想在一些工厂开展筛查,对方开始同意了,但深入沟通后,却被对方拒绝。”严宇斌说,去年开始联系一些学校希望开展宣传活动,也大部分被婉言谢绝。“幸运”的是,在唯一答应的惠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年该校自行筹备活动,并邀请艾防科工作人员去学校举办宣传讲座。
市中心医院是惠州艾滋病患者的定点医院,感染内科的主任郑如添对加强筛查有自己的看法,他期望便携式筛查设备能尽快得到推广。据他了解,此类设备已经研制成功,目前要等有关部门确认符合医疗设备的要求后,可下放到基层医疗机构。
治疗
早诊断+药有效+遵医嘱
“如果药有效,而且能按规律服用,艾滋病人可以达到自然寿命。”每当面对艾滋病人“我还能活多久”的疑问,主任医师郑如添往往会如此回答。
这一观点,似乎与人们对艾滋病的惯常看法有相当不同,但并非凭空而来。从2003年收治艾滋病人以来,市中心医院感染内科共收治了270多名艾滋病人,郑如添透露说,治疗时间最久的病例是2004年收治的,目前仍然在世,而且“现在状况还挺好”。
郑如添强调说,“药有效”和“按时服”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前者与艾滋病人是否及时就医和发病病程的长短有关,后者则更多与病人自身的心理状况有关。达到国家规定的艾滋病治疗要求,都可以享受到6种免费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但药物的副作用仍会让部分患者有抗拒心理。“即使是美味佳肴,每天吃也有吃厌的时候,更何况是药呢?”部分艾滋病人如此表示。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身体具有某种天然耐药性,则相应抗病毒药物就难以发挥作用。由于耐药性检查对设备和费用的要求较高,目前惠州尚不能提供此类服务,“患者如果先去广州等地做了耐药性检查,在药物的选择上就能更有针对性”。此外,如果在确诊艾滋病的时候,已经有其他感染疾病,则治疗效果也会变差。
除了耐药性检查之外,惠州与广州等一线城市在艾滋病治疗上的主要差距在于综合诊疗处理等方面。郑如添表示,“广州等城市在救治团队和设备方面有优势,除国家免费提供的6种药物之外也有更多选择,在医保报销方面也存在政策差异。”不过,总的来说,如果只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诊疗规范就能有效控制的,艾滋病人并不一定要前往广州等地,而应在居住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根据《南方日报·;惠州观察》与惠州本地西子论坛联合开展的网络调查显示,在参与网络调查的市民中,几乎全部市民都准确判断出艾滋病病毒的三种传播途径,但只有大约七成左右能准确说出艾滋病属于传染病而非性病或者血液类疾病,大约一半左右市民知道用于艾滋病宣传的标示是红丝带。
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上,戒备心理仍然较为明显:有超过四成的市民拒绝和艾滋病患者就餐、握手,而当问到“预防艾滋病,哪个方法是错误的”时,七成左右的市民正确选择了“远离艾滋病,避免与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接触”。
两个看似矛盾的数据正表明了,惠州市民在认识上已经对艾滋病有了较为客观的了解,但最难的还是要迈过心理上的那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