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汤做法,汤的配料和制作方法
一、汤的历史:
羊肉汤中华传统经典名吃,在全国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名吃。主要将羊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香甜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配上一个由辣椒油、花椒面、盐、味精等调和就成羊肉汤。羊肉汤含在嘴里,香味便融入了你整个身体。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割”。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
二、汤的配料和制作方法:
1、汤的配料:
羊肉500克,香菜50克,红油、芝麻油各25克,良姜、葱各10克,精盐、花椒水各15克,花椒、桂皮、陈皮、草果、白芷、丁香面、桂子面、酱油各5克。
2、制作方法:
(1)将羊肉洗净切成长10厘米、宽3.3厘米、厚3.3厘米的块,羊骨砸断铺在锅底,上面放上羊肉,加水至没过肉,旺火烧沸,撇净血沫,将汤滗出不用;
(2)另加清水,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加上适量清水,沸后再撇去浮沫,随后把羊油放入稍煮片刻,再撇去一次浮沫;
(3)将花椒、桂皮、陈皮、草果、良姜、白芒等用纱布包起成香料包,一同与姜片、葱段、精盐放入锅内,继续用旺火煮至羊肉八成熟时,加入红油、花椒水,煮约二小时左右即可;
(4)此时汤锅要始终保持滚沸,捞出煮熟的羊肉,顶丝切成薄片,放入碗内,撒上香菜末,单县羊肉汤即成。可将辣椒油、大葱段装味碟,荷叶饼装大盘,一并随羊肉汤上桌。食用时放少许辣椒油,荷叶饼夹大葱段,可与羊肉汤同食。
三、汤的特点和功效:
1、羊肉汤甘温,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强壮身体,经常炖服,疗效可与参茸媲美。羊肉汤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钾、铁、磷等,营养价值远在其它汤类之上。羊肉汤中铁、磷等物质含量非常高,适于各类贫血者服用。妇女、老人气血不足、身体瘦弱、病后体虚等,可以多吃羊肉汤,滋养气血、补元阳、益气、疗虚安神、健脾胃、健体魄。
2、羊肉汤还对妇人阴冷等对于心脾气虚所致的心悸、气短、乏力、失眠,血虚寒凝所致的脉管炎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还能增强肌体的抵抗力,对病后体弱、贫血、产后气血两虚都有很大好处。
3、羊汤其性温味首,温中散寒,化滞,对治疗虚劳赢瘦,乳汁不下有一定功效。另外它味苦酸,性平,有强筋骨,活血通经作用。如果在羊汤中配上些中药的话还有有健胸作用,对女性胸部平坦、乳房凹干者都有益处。
四、汤的禁忌:
1、不宜同时吃醋。许多人吃羊肉时喜欢配食醋作为调味品,吃起来更加爽口,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羊肉性热,功能是益气补虚;而醋中含蛋白质、糖、维生素、醋酸及多种有机酸,性温,宜与寒性食物搭配,与热性的羊肉不适宜。
2、不宜同时吃南瓜。以防发生黄疸和脚气病。
3、不宜马上饮茶。因为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马上饮茶,会产生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容易引发便秘。
4、肝炎病人忌吃羊肉。羊肉甘温大热,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另外,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摄入后,因肝脏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而加重肝脏负担,可导致发病。
5、烹调羊肉时应少用辣椒、胡椒、生姜、丁香、小茴香等温辛燥热的调味品;可以放点莲心,它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6、烤羊肉要讲究吃法。如果吃没熟透的烤羊肉可能染上布鲁氏菌,这种细菌可能会导致持续性高热、不规则热或长期低热,同时伴有关节肌肉疼痛、乏力、多汗等。在温度高到70℃以上这种细菌就不能存活,因此建议吃烤肉时务必熟透后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