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祛痰中药有哪些,中西医结合有效祛痰

  一、祛痰中药有哪些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

  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1)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

  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

  燥痰证——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

  (2)瓜蒌—甘、微苦、寒。归肺、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

  (1)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二、祛痰的西药

  1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滑润咽黏膜,减少呼吸道刺激,祛痰,镇咳。用于一般咳嗽,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注意:禁止久用,久用可能会发生便秘。

  2氯化铵合剂:增加呼吸道黏膜的分泌,使粘稠痰稀释,容易咳出用于呼吸道炎症并有稠痰而不易咳出的病人,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使用。

  3咳必清片:抑制延脑咳嗽中枢和局部麻醉作用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和百日咳成人: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口服小儿:5岁以上,每次6.25-12.5毫克,每日3次。

  4止咳祛痰颗粒: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是慎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的用药,最好在药师或者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如果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应该停止用药。

  我们知道,止咳祛痰颗粒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定喘的功效。

  三、祛痰方法怎么鉴别

  凡头脑骨,及两腮骨部位,不生痰。其余颈项以下,及周身皆可发生。初起寒热交作,结核红肿者,痰子也。初起不发寒热,色白不痛者,瘰也。以红属阳,白属阴,阳易治而阴难治。

  凡痈疽初起时,旁亦核起。然痈疽之核,按之甚形活动。而痰结核,按之则推移不动也。

  凡痰结核,在皮膜内。初则形如棋子、豌豆、绿豆等粒,起发时寒热交作,大者如鸡卵,如覆碗。或长形不一,色红肿而起发速者,皆属痰子。色白微红,不甚浮肿,而起发迟者,多属瘰。

  凡痰溃破后,多不结痂,秽水时出,生肌膏药,此塞彼溃,难于取效。惟用后载火攻之法,收工甚速,且不复发,否则蔓延遍身,至津液枯竭,遂成痨瘵。

  凡痰结核,多以形状及部位而定其名,随举数者,可以例推。如结核在舌下,即名为垫舌痰。核在咽喉左右各一枚者,名铁门拴。耳下八方颊车穴结核者,为颊车痰。颈项筋间,核长如马刀者,名马刀。沿颈前面,至两耳下,核起累累如贯珠者,名马挂铃。核在胁眼,突然肿大者,为夹胁痰。附两手大骨结核者,为贴骨痰。核生于胸膈上者,为气痰。在腰眼者,名缠腰痰。在两臀上,形如覆碗者,名煨督痰。在胯内鼠鼷穴,及足上骨结核者,亦名贴骨痰。结核此溃彼起,遍身而无定处者,名曰游痰。其蔓生不已,节节破溃,溃口不收者,名瓜藤。然得其大概,即昔人云七十二种痰症,亦不难辨矣。

  四、按摩也可以祛痰

  第一步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咳嗽多痰有多少了解,但是我想大家对这个是不会陌生的,只是还不大熟悉而已。不管怎么样生病了第一个方法就是向医生求助,寻求科学的方法是最值得可信的办法。不要听外面的人道听途说要相信科学。那么我们下面就来了解下咳嗽多痰太恶心用那几个穴位按摩下就可以祛痰止咳的方法吧。

  第二步我们都了解咳嗽多痰,很多人都为之烦恼。在现实生活交往中更是令人尴尬。在中医学中不少的毛病是可以通过按穴位来治疗的。例如口臭就可以按穴位来消除的。而且还十分有效针对各种症状。例如咳嗽多痰就可以按摩穴位祛痰止咳。

  第三步我们知道了咳嗽多痰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解决,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