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蛋白,胸腔积液怎样治疗
一、胸腔积液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1、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2、胸膜通透性增加
如胸膜炎症(肺结核,肺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胸膜肿瘤(恶性肿瘤转移,间皮瘤),肺梗死,膈下炎症,膈下脓肿,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3、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黏液性水肿等,产生胸腔漏出液。
4、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癌性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5、损伤
主动脉瘤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和乳糜胸。
6、医源性
药物(如甲氨蝶呤、胺碘酮、苯妥英、α-受体拮抗剂)、放射治疗、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液体负荷过大、冠脉搭桥手术或冠脉内支架置入、骨髓移植、中心静脉置管穿破和腹膜透析等,都可以引起渗出性或漏出性积液。
二、胸腔积液有哪些主要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伴有胸痛和咳嗽。呼吸困难与胸廓顺应性下降,患侧隔肌受压,纵隔移位,肺容量下降刺激神经反射有关。病因不同其症状有所差别。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发热、干咳、胸痛,随着胸水量的增加胸痛可缓解,但可出现胸闷气促。恶性胸腔积液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一般无发热,胸部隐痛,伴有消瘦和呼吸道或原发部位肿瘤的症状。炎症性积液为渗出性,常伴有咳嗽、咳痰、胸痛及发热。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为漏出液,有心功能不全的其他表现。肝脓肿所伴右侧胸腔积液可为反应性胸膜炎,亦可为脓胸,多有发热和肝区疼痛。症状也和积液量有关,积液量少于0.3-0.5L时症状多不明显,大量积液时心悸及呼吸困难更加明显。
(二)体征
与积液量有关。少量积液时,可无明显体征,或可触及胸膜摩擦感及闻及胸膜摩擦音。中至大量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可伴有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肺外疾病如胰腺炎和RA等,胸腔积液时多有原发病的体征。
三、胸腔积液有哪些有效的治疗
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一)结核性胸腔积液
治疗原则按活动性结核病进行治疗。积极长期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抽取胸液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2、抗结核药物治疗。
3、胸腔穿刺抽液,胸穿的相对禁忌证为:出血倾向、抗凝血患者、机械通气患者。胸穿合并症:穿刺部位疼痛、局部出血、胸膜腔内出血、气胸、脓胸等,其中气胸为常见的合并症。
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急性结核中毒症状,胸腔积液量较多或已有形成包裹性积液的趋向,可在抗结核药物有效治疗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停药速度不宜过快,尽量避免“反跳”现象发生。
(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及脓胸
1、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根据临床特点,参考呼吸道分泌物或胸腔积液革兰氏染色,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可降低肺炎旁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且有可能防止积液向不同阶段的转化。
2、胸膜腔引流
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反复抽脓或者肋间插管闭式引流。
3、链激酶应用
由于脓液的机化和胸腔积液的多房分隔,导致胸腔引流不畅或失败,因此脓液的纤溶治疗有时显得较为重要,可给予胸腔内注入链激酶或尿激酶,一般不会影响全身的血凝参数。
4、胸腔镜
有部分病人也可通过胸腔镜清创排除积液,得到有效治疗。
5、外科治疗
少数病人经上述治疗后,转为慢性脓胸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胸廓成形术或胸膜肺切除术等
四、胸腔积液有哪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休息与运动
急性期和高热期要卧床休息,胸痛时取患侧卧位,呼吸困难时取半坐卧位。症状缓解后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或受凉。
2、饮食护理
反复胸腔抽液,机体消耗过大,大量蛋白质丢失,应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抗结核药物可致肝功能损害或化疗药物的毒性、不良反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3、用药护理
抗结核药物常见周围神经炎、胃肠道反应、肝毒性等不良反应;抗肿瘤药物常见静脉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肝毒性、心脏毒性等;抗感染药物常见变态反应,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做各种检查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耐心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胸腔穿刺的目的,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担心。
5、病情观察与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胸痛及呼吸困难程度、体温变化。对胸腔穿刺抽液后的患者,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和渗液。
6、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积极排痰。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
胸腔积液是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治疗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