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花椒招冶肛裂偏方有用吗,肛裂有哪些表现

  一、肛裂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长期大便秘结的病人,因粪块干而硬,便时用力过锰,排出时裂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肛管后正中部皮肤较固定,直肠末端位置由后方向前弯曲,因此肛门后方承受的压力较大,是肛裂的常见部位。粗暴的检查亦可造成肛裂。肛裂多为单发的纵形、椭园形溃疡,反复损伤、感染,使基底较硬,肉芽灰白,裂下端皮肤因炎症、浅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水肿,形成结缔组织性外痔,称“前哨痔”。肛裂上端肛乳头因炎症和纤维变,成肥大乳头。

  1、解剖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且肛门后方承受压力较大,故后正中处易受损伤。

  2、外伤

  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告,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此外,产后也可致肛裂,约占3%~9%

  3、感染

  齿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

  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为肛裂“三联征”。前哨痔是因淋巴瘀积于皮下所致,似外痔,由于在检查时因先看到此痔而后看到裂口,对诊断有帮助,故称为前哨痔或裂痔。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脓肿及皮下肛瘘。

  二、肛裂有哪些临床表现

  肛裂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疼痛、便血和便秘。

  1、疼痛

  是肛裂的最主要症状,疼痛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预示着肛裂的轻重。一次典型的肛裂疼痛周期是:疼痛-缓解-高峰-缓解-再疼痛。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造成便后严重的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可放射到臀部、会阴部、骶尾部或大腿内侧,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此期称疼痛间歇期。之后因内括约肌痉挛,产生剧痛,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此时患者会坐立不安,难以承受,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逐渐缓解。待到再次排便,疼痛再次发生。

  2、便血

  以排便时滴血或便后纸上擦血为主,血色鲜红,出血的多少与裂口的深浅、大小有关,但不会像痔疮一样出现喷血,很少大出血。肛裂便血也会周期性反复发作。

  3、便秘

  很多肛裂患者本身就有便秘,一些患者在患肛裂后因肛门疼痛恐惧排便,久而久之引起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三、花椒冶肛裂有用吗

  花椒煎液熏洗治肛裂的确有良效。具体方法是:将500毫升水煮沸后加入50克花椒,再煮20分钟。随后将花椒水倒入盆中,先进行熏蒸,后行坐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如大便秘结,可配合使用缓泻剂。已有报道称,有人采用上法治疗76例轻度肛裂患者,一般在四五天能痊愈。

  中医认为,花椒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研究表明,花椒煎液有杀菌消肿、止痛止痒等作用。用花椒煎水,趁热熏蒸坐浴,能消炎镇痛、收敛止血,同时还能改善创面血液循环,促进肛门括约肌松弛,有助于肛裂愈合。所以,本方治疗轻度肛裂是有根据的,但不适合严重肛裂者。另外,肛裂易复发,患者治愈后也要注意预防便秘,饮食当忌辛辣、酒等。

  花椒可以扩张肛周血管,抑菌,对局部有麻醉止痛的作用,可以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反应,所以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临床观察发现,这个方法对于Ⅰ~Ⅲ期的内痔、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以及部分混合痔手术后疼痛的患者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四、如何护理肛裂患者

  肛裂病人对解便往往有特殊的恐惧感,因为怕解便出血,有意忍着,致使大便燥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家庭护理时,要耐心说服,使其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且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可给缓泻药,如石蜡油20-40毫升,每晚一次。但禁用剧泻剂。

  热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保持局部清洁,方法是在较深的盆具内盛40℃的温开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让病人坐入盆内约15-20分钟。亦可试行封闭疗法,或用10%-20%硝酸银涂抹溃疡面,然后用等渗盐水洗去,外涂消炎止痛油膏或栓剂。

  对经久不愈,或采用上述方法无任何效果者,应劝其接受肛裂切除等手术治疗。

  肛裂发作时会出现大便不畅,但是治肛裂很容易便秘,长期便秘是引起肛裂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该病的预防至关重要,肛裂病人应养成每天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适当地增加户外活动,必要时可服缓泻剂,可使大便松软以利排便,便后用热水坐浴,肛裂患者还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以利排便。

  保持肛门处卫生、便后应及时清洗肛门,勤洗澡,勤更换内裤,可有效地防止感染,如出血量大,应到医院就诊,量少者应加强观察,并注意食用补血的营养品及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