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水肿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预防
一、水肿现象的种类
1.凹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
当皮下组织间隙中有过多体液积聚时,皮肤苍白、肿胀、皱纹变浅,局部温度较低,弹性差,用手指按压局部(如内踝、胫前区或额、颧部位)皮肤。
如果出现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或显性水肿(frank edema)。在手指松开后,这种凹陷须数秒致1分钟方能平复。
这是由于凹陷性水肿时,皮下组织间隙中有较多的游离水(free water)。
因按压局部压力增高,使游离水移向压力较低处,故出现凹陷,手指松开后,游离水回复到原处的时间即为凹陷平复的时间。
2.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
其实,在出现明显凹陷性水肿之前,组织间隙中的液体已经增多,但按压局部无凹陷,此种状态称为“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
这是因为液体被组织间隙中的凝胶网所吸附而成为凝胶态的结合水(bound water)。
只有当组织间隙液体增多使组织间液压由-0.87kPa(-6.5mmHg)升高至0kPa(0mmHg)以上时,组织间隙中的游离水才会明显增多。
二、水肿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1.尿量减少,体重增加
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有心性水肿、肝性水肿和肾性水肿,钠、水潴留是这些水肿的重要中间发病环节。
因为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肾脏排钠、水减少,因而病人常表现为尿量减少、尿钠含量低(肾功能衰竭少尿期除外),体重增加。
体重增加是细胞外液容量显著增加所致。因为钠、水潴留多达几升、体重增加10%可能仍没有明显可见的凹陷性水肿。
因此,尿量及体重是水肿较为敏感的指标,观察尿量及体重的动态变化,能反映水肿的消长情况。
2.不同原因所致水肿,分布部位有差别
右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性水肿,最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立位、坐位时,先出现足踝部位水肿;仰卧位时,则水肿先在骶部出现。
肝硬化所致水肿,主要表现为腹水。肾性水肿表现为晨起时眼睑浮肿,也可波及颜面部,当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影响水肿分布特点的因素有:
①重力和体位:如右心衰竭时,水肿出现于最低垂的部位,这是因为右心衰竭时,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也受重力的影响,最低垂部位的毛细血管压较高,因此,水肿最先在最低垂部位出现。
②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如肝硬化病变引起肝静脉回流受阻,使肝静脉压及其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成为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组织结构特点:眼睑部组织较疏松,皮肤薄且伸展度较大,组织间隙压力较低,水肿液易于在此聚集。
肾性水肿因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因素存在,在夜间平卧状态下,水肿液在组织疏松的眼睑部位积聚,晨起水肿较明显。
三、水肿对机制的影响
1.细胞营养障碍
组织间隙过量的液体积聚使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的距离加大,氧与营养物质运输时间延长;
水肿液的堆积还可压迫局部毛细血管,致使血流量减少,造成细胞营养障碍。水肿部位易发生组织损伤、溃疡而不易愈合。
2.器官功能障碍
水肿可导致相应器官功能障碍,如胃肠粘膜水肿可影响消化吸收,肺水肿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心包积水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喉头水肿可致气道阻塞甚至窒息,脑水肿可致颅内压升高,甚至形成脑疝,危及生命。
若生命重要器官部位急速发生的水肿危害较大,而缓慢发生的非要害部位水肿如肢体水肿对机体可无太大影响。
一般疾病的临床表现都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所以水肿对机体也有有利的一面:
1、是循环系统的重要“安全阀”;
2、可以稀释毒素;
3、水肿液中的纤维蛋白可以限制病原体的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四、隐性水肿的预防方法
1、抬高下肢效果佳
下肢离心脏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脚部,容易出现静脉血回流动力不足。准妈妈可以在下身垫上枕头或软垫子,抬高下肢,有利于脚部的血液流回心脏,水肿症状也就能逐渐减轻。
2、经常散步,改善循环
运动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好方法。但是孕期运动一定要适度,不宜过于激烈。所以建议准妈妈经常散步,虽然运动量较小,但是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还不错。
3、控制盐分摄入
有的准妈妈陷入水肿是饮水过多造成的误区。事实上,孕期下肢水肿和喝水多没有关系,主要是由于子宫压迫或摄入盐分过多,致使体内水分滞留造成的。
如果准妈妈之前口味较重,孕期应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控制盐分的摄入。另外还应注意适当多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果有贫血情况,每周建议食用2-3次动物肝脏。
4、轻柔按摩消水肿
按摩也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水肿。每晚睡觉前,准爸爸最好能坚持为辛苦的妻子做按摩,不仅能预防水肿,也能提高准妈妈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