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饮食治疗方法有哪些,脑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脑病的症状有哪些呢
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胆红素脑病除表现为严重的脑损害,即核黄疽外,更多的是表现为短暂的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致的轻度脑损害。
这种胆红索神经毒性并不象核黄疸那样临床症状明显且后果严重,而是短暂、可逆和相对无害的,可以无临床症状,仅是呈现脑干诱发电位、核磁共振成像异常的亚临床状态,一些即使有临床表现,也仅为哭声特征的改变和行为上的异常。
高血压脑病的症状
高血压脑病起病前先有血压突然升高,发生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继之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心动过缓(有时为心动过速)、脉搏有力、呼吸困难或减慢、视力障碍、黑朦、抽搐甚至昏迷等,也可出现暂时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如果能迅速采取有效的降压等措施,上述症状可消失;否则,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将继续加重,势必导致脑的不可逆转性损害,病人则将出现持久性们征或局限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
二、脑病的原因有哪些呢
脑神经因素引起的脑病
由于大脑受到病毒感染、物理创伤、化学物质的中毒、高热、缺血或缺氧(中风)等原因直接导致大脑神经细胞的损伤、死亡、重者危及生命,轻者出现小儿脑瘫、偏瘫等疾病,过度用脑、长期睡眠不足、年龄的增大,神经营养物质的不足,都可能使大脑过早的衰老、退化,出现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精神、性格、情绪、睡眠、运动能力的改变,严重的出现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
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脑病
由于脑血管退化或病变引起的大脑疾病,急性发病并迅速出现脑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称为急性脑血管病,也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脑卒中,具有发病高,致残率高和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由于年龄是脑动脉硬化的一种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因此,随年龄的增长,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更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与环境因素、气候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密切关系,它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指可以控制或治疗的危险因素,其包括:①高血压,②糖尿病,③高血脂症,④心脏病,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⑥颈动脉狭窄,⑦脑血管疾病史,⑧吸烟,⑨酗酒。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系指不能控制和治疗的危险因素,其包括:①年龄,②性别,③遗传,④种族。
脑血管疾病按动脉损伤分为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及其他种类动脉性疾病。按静脉损伤分主要是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其中最常见的是脑梗死、脑出血。脑出血是指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20-30%,在动态下突然出现明显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瘫痪的中老年人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脑CT扫描检查可以很容易确诊,并能与其他疾病鉴别。
三、脑病的饮食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控制能量
控制能量的摄入。多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高
限制脂肪
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摄入蛋白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食品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盐量限制
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摄入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大小。适当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四、脑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一)先天不足,肝肾虚损:症状表现为智能低下,反应迟钝、形体笨拙,动作发育落后,抬头,翻身,坐、爬、立、行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张口流涎,生齿、言语落后,舌淡,苔少,脉细无力。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二)后天失养,脾肾亏虚:症状表现为柱骨软弱、头项无力、腰脊无力、坐立不稳、口软唇弛,咀嚼困难,反应迟钝、言语不清、肌肉萎软、喜卧少动、神情淡漠、舌淡苔薄、脉沉无力。治法:益气健脾,补肾壮骨。
(三)痰瘀互阻,脑窍闭塞:症状表现为肢体挽急、关节不利、动作迟缓、脚尖着地、角弓反张、语言不利、失聪失语、或四肢抽搐、行为异常、智力低下、舌淡苔腻、脉弦滑。活瘀化痰,通络开窍。
(四)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症状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笨拙、手足震颤、烦躁多动、言语不清、手足痉挛、姿势异常、肌肉瘦削、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剥苔、脉细。治法:滋养肝肾,柔肝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