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症状判断,怎么护理幼儿急疹
一、诱发幼儿急疹的病因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主要病因,绝大多数ES由HHV-6B型感染引起,极少由A型感染引起。幼儿急疹及发热性疾病中,B型的感染多见,在免疫抑制病人,两型感染均可见。其他少见的病因有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
HHV-6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科病毒的形态特征,病毒颗粒呈圆形,由16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直径90~110nm;外面由皮质粒组成皮质层,厚20~40nm;最外面覆盖一层脂质膜,表面有不规则糖蛋白突起。核心是线状双链DNA缠绕在一核心蛋白周围形成轴丝;成熟释放的病毒颗粒直径180~200nm。
HHV是1990年首次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分离、此后又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体内分离出该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200nm。HHV-7有囊膜。与HHV-6、CMV同属于β-疱疹病毒科。
二、怎么预防幼儿急疹
养成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减少病从口入的概率。
多晒太阳
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要在阳光充足时隔着玻璃窗给宝宝照射,可以充分暴露身体皮肤,接受更多阳光照射,注意不要着凉;注意保护眼睛和会阴部;照射时间以上下午各半小时为宜,注意变换体位,以免晒伤。
不要带宝宝去串门或者去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较高,由于宝宝发育不完全,自身合成抗体的能力还不完善,这样宝宝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多喝水
避免宝宝体内脱水,促进血液中的病毒及毒素排出,多给孩子喝一些温开水或淡果汁,这样既提高了维生素的摄入又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从尿液中排出。
三、幼儿急疹应该怎么判断
体温特征:
发热是最明显的表现,患病的宝宝可能出现了毫无征兆的高烧,体温高达39℃~40℃。在没有吃退烧药的情况下体温是反复的,呈三小时升三小时降的规律,持续3天左右顽固不退烧。除了高热导致的不适,孩子精神状态通常是不错的。发热通常反复持续3~5天,然后突然烧退出现疹子(只出一个疹子,烧也会退哦)。眉头处发红,且发烧时皮肤是发花的。
疹子特征:
发高烧第3~5天,体温忽然退至正常,同时或稍后出现为玫红色的疹子,形状细小,密集,在皮肤底下,不突起皮肤。疹子的分布以前胸后背,耳后,腰臀部居多,胳膊,腿部较少。一般在24~48小时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者脱皮。
淋巴结肿大:
宝宝在患婴幼儿急疹的初期,身体表面不会表现出很多的明显症状,在发病的时候只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的症状出现。所以当宝宝期出现食欲减退、不安或轻咳等症状的话,那么父母就要注意了。
四、幼儿急疹的护理以及治疗
1、控制饮食,母乳的妈妈饮食也要严格控制,生冷寒凉不能吃,难消化的、刺激性的、海鲜等食物都先暂停食用。
2、多喝水,让宝宝少量多次喝水,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以免发烧造成宝宝脱水的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多喝奶,一方面可以补充水分,另一方面吸收母乳的免疫成分。
3、宝宝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
4、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宝宝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高热时予物理降温,在体温超过38.5°C时,可以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剂,防止高热惊厥。
5、用药治疗:幼儿急疹主要是风热、热毒内争所致,具体用药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的。
6、推拿疗法:在使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可以对患儿使用推拿疗法,对治疗各种幼儿急疹也有一定疗效,而且无痛苦、无副作用,很容易让孩子接受。爸妈可以推下天柱骨(即颈椎,手法是从上往下推),揉风池穴、太阳穴,推三关、六腑。一般需要做2-3分钟,一个穴位推拿3-5分钟。由于患儿皮肤稚嫩,容易受伤,所以推拿的时候需要一定的介质,如果患儿发烧,用白水、薄荷水或滑石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