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婴儿为什么吐奶,婴儿吐奶应该怎么办

  一、婴儿吐奶到底是怎么回事

  婴儿易吐奶主要是与其胃部发育不成熟有关,此时胃呈水平位,呈不稳定状态。胃的入口(贲门部分),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奶汁稍多时,可以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和口腔,而胃的出口幽门肌肉却发育较好,关闭较紧,食物通过缓慢,以上种种生理特点是引起婴儿易吐奶的原因。

  如果婴儿体重生长良好,没有难受的表现,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这种情况考虑为生理性吐奶。如果吐奶频繁,而且量大,体重不增,或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要考虑存在病理情况。较常见的有胃食管反流、感染、幽门痉挛,肥厚性幽门狭窄等,应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喂养不当也会导致婴儿吐奶频繁或吐奶量多,如喂奶过快、喂奶量过多,频繁更换奶方,喂奶前较长时间的哭闹,喂奶时吞入大量的空气等,有的婴儿吃奶后体位变动过大,如换尿布等均可引起呕吐,经过改善喂养方式后会好转。

  二、婴儿吐奶应该如何做好护理

  一般而言,宝宝从半个月大时开始吐奶,一般在两个月大时最严重,三个月大后慢慢减少吐奶的次数,宝宝半岁后吐奶现象就很少了。新生儿吐奶有些是喝太多的奶了,宝宝会将多余的分量吐掉,有些是把喝入胃里的空气排出来的时候带了奶出来。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5、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

  家长要护理好吐奶的宝宝,尽量避免宝宝吐奶从鼻子里出来,如果奶水从鼻子里出来,也及时把宝宝抱起来,清理宝宝鼻子,让宝宝呼吸通畅。

  三、婴儿吐奶的改善方法有哪些

  吐奶或溢奶是新生儿和婴儿很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吐奶是生理性的,较严重的吐奶有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梗阻的表现。

  可以用一下5种方法进行改善:

  1、拍嗝

  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让气体排出来。只要减小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减轻吐奶、溢奶情况。

  2、体位疗法

  如果拍嗝有困难,那么就将宝宝直立抱起,让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3、饮食疗法

  增加喂奶次数,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做到少量多餐。喂奶后适当多抱一会儿宝宝,不要急于将他平放在婴儿床上,这样有助于减轻返流。不过,调得太稠的奶容易造成肠胃阻塞或腹泻哦。

  4、药物治疗

  如果吐奶、溢奶严重,请医生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来改善。不过,药物治疗是放在最后考虑的。

  四、婴儿出现病理性吐奶时需要看医生

  关于避免吐奶,吃母奶的孩子在这方面要优于吃奶瓶的孩子,吃奶瓶会吞咽大量空气,吃母乳则不会,因为宝宝的嘴和妈妈的乳头形成一个真空吸附,空气不容易侵入。至于吐奶量,只是看上去很多,其实大部分是胃液,孩子不会因此而饿肚子。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出不适,也没有减少体重,或者出现大量频繁呕吐、颜色发绿、哭闹咳嗽等等异常现象,就不必看医生。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就开始吐奶,量较多,甚至呈喷射状吐奶,或者除吐奶外还伴有其他异常的症状体征,这表明宝宝是因为生病而引起的吐奶,属于病理性吐奶,爸妈应该及早带宝宝去医院就诊。病理性呕吐的常见原因是食管闭锁、胃食管反流、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确诊后应手术治疗。

  婴儿吐奶时家长要及时帮婴儿清理,如果奶水由食管突然反逆到咽喉部时,婴儿刚好于吸气,误入气管,即所谓的呛奶。量大时,将造成气管堵塞,呼吸不畅,甚至会危及生命。量少时,可直接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轻微的溢、吐奶,通常婴儿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的动作,所以没有吸入气管的危险,家长只要密切观察其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