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缺乏安全感怎么办,婴儿缺乏安全感什么原因
一、宝宝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一、夫妻关系不和谐
父母的关系是否和谐、亲密、稳定,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一个根基。当爸妈关系很好时,一般来说,孩子的性格也不会差到哪去,都会很阳光、很活泼、自信。但是当爸妈经常吵架,甚至闹离婚的话,别说孩子有安全感,即便睡觉,梦里也都是不好的事情,孩子又怎么可能会好好的呢?
二、过度保护和包办
很多时候,孩子的安全感都是来自爸妈传给他的一个信号,如果你总是说“小心点啊、不能爬啊、那危险啊”,这不行那不行,在孩子眼里就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了,他又怎么可能会有安全感?让孩子勇敢去探索吧,这样他才能有经验、有尝试、有自信。
三、没有足够的亲情陪伴
“周末父母”和“低头党”是做父母的一大禁忌。即便你不能全职陪伴孩子,也不要让孩子想见你一面变成奢侈。当孩子需要你的拥抱、需要你的鼓励、需要你的帮助时,别只顾低头刷手机。你和手机的日子还很长,可是孩子真正需要你陪伴的时间,就只有短短这几年。
四、不允许孩子的小情绪
经常听到父母呵斥孩子“不许哭、必须分享”,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都不能有真实的情绪表达,那孩子得有多么压抑、多么不安全?我们是孩子最亲的人,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的小情绪,接纳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勇气去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未知。
五、妈妈情绪不稳定
在孩子建立安全感这件事上,妈妈的作用比爸爸更大。对宝宝来说,出生后的分离就是和妈妈的分离,如果妈妈情绪时常多变失控,就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情绪,妈妈上一秒温和、下一秒暴走,这在孩子看来就是世界充满着不安定因素,会让他非常没有安全感,时刻担惊受怕、心惊胆战的。
二、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1、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会在睡觉的时候很不踏实,翻来覆去,容易哭闹,有的时候还会时不时的摸摸或者看看自己身边是否有人在陪着。
孩子缺乏安全感会有哪些表现
2、有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会在家里有客人来或是外出的时候见到亲朋好友、陌生人,会紧紧抱住父母、不敢抬头其他人,神情有些慌张的样子。
3、如果没有建立好安全感,有的孩子就会表现胆小、不够自信,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等,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出分离焦虑的程度更大一些。
4、如果在幼儿园也很可能影响到人交往,比如不太会和小朋友们玩到一起、建立良好的人家交往模式、有的也会和小朋友玩得还好但是见到老师或是遇到老师提问表现的很紧张。
5、另外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也会有影响,可能家里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这两点就更需要注意了,老人对孩子总是格外疼爱,事事迁就代劳比较常见,长久下去,孩子遇到问题、困难就会害怕,剥夺了孩子体验和实践的机会。
6、孩子常常会情绪化也和缺乏安全感有关。有的孩子以自为中心,平时很愿意听好听的话,一旦听到对他自己的不满、意见、就会反应比较强烈,马上不开心、哭泣、抱怨、缺乏抗挫能力。
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就是家庭,父母又是对孩子最重要的人,所以,父母应该更加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这样孩子才会更好的应对成长过程遇到的问题、才会更好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三、这三种表现需注意
表现一:“害怕”或“害羞”的情绪
有一些小朋友,非常开朗,活跃,和小朋友们相处得相当不错,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孩子。不过,当和老师交流时,他就完全判若两人了:老师和他说话时,他就像做错事似的,马上将头低下来,眼睛一点也不敢看老师;小手不断地变换摆放位置,神情非常紧张的样子。
老师提问时,明明他刚才和同伴们一起已经大声把答案都说出来了,可是只要老师请他单独回答,他马上就脸涨地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一字一顿了,声音小得象蚊子。
表现二:妈妈在与不在“大变样”
我班孩子小妤,对妈妈的依赖非常严重。在家时:和保姆阿姨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妈妈回来了,则粘着妈妈不放。送入园时,保姆送来园的时候,情绪很好,但是只要是妈妈送,小妤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不要走……”没有妈妈的场合,小妤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妈在身边,小妤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了。
表现三:外表强悍与内心脆弱
恺恺小朋友平时非常容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头”来取得“胜利”,若老师指出其错误,他则常常用“仰天长啸”表示抗议或者直接“攻击”老师。
四、宝宝缺乏安全感的缓解方法
对待这样的孩子,可以试试用以下一些方法:
1、向他保证你一定马上回来。可能他以为你离开了,就不回来了,他就不安全了。可以和他玩一些关于物体永久性(objectpeimanence)的游戏,让他知道一个东西(如一个小熊玩具、一个茶杯、甚至于一个人、你),虽然他没有亲自看见,也还是在那里的。妈妈走了,也不会消失,还会回来的。
永久性的游戏可以这样做:玩捉迷藏(藏在门背后、沙发后面等);玩找失去的球(把一只乒乓球当他的面滚到一只布袋里);玩盖布下找娃娃(把一个小娃娃当他的面用手稍盖好),然后跑出来、当他面掬出球来、打开盖布抱出娃娃来,让他懂得东西,甚至人,暂时看不见,并不等于永远没有了。懂了这个道理,你离开一会儿,他就不会跟出来了。
2、离开的距离逐渐加大。开始还在屋里他看得见的地方,拿个针线盒子、擦擦桌子,再到屋子外面干点事。
3、离开的时间也逐渐加大。一开始只一两分钟,渐渐五六分钟、七八分钟,这中间对他说着话,让他认为你还在附近。
4、你最好在他玩得高兴的时候,对他说:你的积木(或什么别的东西)搭(玩)得真好,妈妈出去拿一把芹菜来摘(这句话他可能不懂,没关系,也可以说别的),马上就回来噢!这样,让他思想有个准备,会好得多。
5、说话时,语气要平静而坚定,不要批评,因为这不是他做了什么错事,是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行为。
6、不要向他表示厌烦:哎,这孩子真没办法,老跟脚,否则他会以为你不爱他,他更要跟你了。
7、在一起玩的过程中,他想离开你到别处去拿个东西(如一只小汽车)或到房门边听听楼下的汽车声音,你就鼓励他去,让他离开你。这是很好的锻炼。
8、可以带他到你去的地方(如厨房、书房、卧室等),你看着他先回去,让他知道你在那儿,使他有安全感。
9、如果试用许多办法都无效,也可以让他多跟些时,慢慢地他长大一些了,胆子比较大了,会表达要求了,就不会老缠住妈妈了。
附带说一下,也有极少数的孩子,这种跟脚的行为一直要延续到上幼儿园或学前班,不要太着急,当他与小朋友交往多了,社会活动多了,见识广了,这种行为就会自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