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罐减肥的食谱,拔竹罐的原理是什么
一、拔竹罐减肥食谱推荐
首先来介绍一下拔竹罐。拔竹罐是我国流传比较久的一种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了。可以达到祛湿通便化瘀的效果。拔竹罐也算是拔火罐的一种。拔竹罐由于采用的竹罐径口较小,因此不会在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此外,也不会造成太大的疼痛感。拔竹罐的原理跟拔火罐一样,就是采用压力差的存在。由于竹罐小巧轻便,因此对拔火罐的不为也没太大的限制。
拔火罐之所以可以对某些人产生减肥效果,是因为它有祛湿通便的效果。很多女性体内湿气太重,导致虚胖的产生,通过拔竹罐,使得湿气消失,自然会变瘦。而通便效果的话自然也就不用多说了,可以通过排除体内多余的食物残渣来减肥。在竹罐减肥期间,食物的选择上是很有讲究的。不能食用生冷刺激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烟少酒。其实这些饮食禁忌的话跟生病的食疗是差不多的。
竹罐减肥平时的饮食应该以蔬菜为主,荤菜为辅,可以多吃一些五谷杂粮。需要注意的是,竹罐减肥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因此,千万不能盲目跟风,看见别人竹罐减肥有效果就也要去拔竹罐。每个人的情况以及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而且拔竹罐也有一些禁忌人群,就是孕妇和经期的女性是不能进行拔竹罐的。
其实,减肥最主要的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每天吃好三餐,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在晚上七八点之后,不要再进食了,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另外,不要久坐,要善于起来做运动,多多散步,防止大肚子的产生。也可以通过游泳,做瑜伽以及跑步、跳绳等运动来消耗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
二、采用竹罐减肥的原理
拔竹罐也叫竹罐刺血疗法,属于刺血疗法的一种,千百年来一直是秘而不传的民间治病绝技。和以往的拔罐器具不同,中药竹罐采用纯天然的竹子进行拔罐,效果更好。那么为何要采用竹罐呢?
1、采用的竹罐多为内径和拇指大小差不多的竹罐,俗称“拇指罐”。药罐内水蒸气冷却成水产生的负压要比“闪火罐法”大的多,但由于药罐的口径较小,皮肤凸入罐内较少,所以基本上没有疼痛的感觉、不会留下难看的印记,而且拔罐部位基本上不受限制。
2、使用竹罐刺血疗法治疗。竹罐内的水蒸汽温度降低后凝结成水,就产生很强的负压,吸力更强,同时用来煎煮竹罐的中药具有去风、活血的作用,拔罐过程中可以延缓瘀血凝固的速度,以便瘀血顺利排出体外。
3、经中药煮过的竹罐是热的。可以有效阻止血液的凝固,同时竹罐随着降温吸力是逐渐增加的,防止吸力增加过快使毛细血管过快充血而影响瘀血的吸出。
三、拔竹罐减肥的优点
1、竹罐袪瘀利水减肥,刺血可疏通肝气,宣畅肺气,祛瘀通调水道减肥通利膀胱,使水湿之邪得以正常趋于下焦,从而起到利水的作用。临床实践表明,刺血对脂肪肝、泌尿系统炎症、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能使其小便次数增多,从而促进肥胖患者的脂肪代谢并减轻水肿。
2、袪瘀通便减肥,胃肠的湿热瘀滞可通过瘀血的袪除得到清泄,大肠的湿热瘀滞清泄后,肠道蠕动增强,可起通便作用。大量实践表明,刺血有十分快捷的通便效果,特别是功能性便秘,多数病人泻血1次就会见效。随着大便的通畅,使油脂通过肠道排出,而起到减肥的作用。
3、袪瘀解毒减肥可以起到行气排毒的作用,临床所见,一些经刺络放血治疗者面部的色素斑变淡、减少,脑血管病变的梗死灶得以修复,闭塞的输卵管得以疏通,这一切均说明刺络放血法不仅可调整患者的整体功能,还能从解剖结构上促进机体的修复。
4、袪瘀扶正减肥法可袪瘀通经,袪邪复正,不仅能使三焦的阳气通达,而且能调动人体的内分泌、神经、免疫等系统功能,从而促进水湿、脂肪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起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四、什么人群不适宜拔罐减肥
1、患有贫血、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不宜拔罐减肥。
2、患有皮肤过敏、皮肤病、局部皮损等患者不宜拔罐减肥。
3、女性月经期、孕期不宜拔罐减肥。
4、高热、抽搐、痉挛等患者不适宜拔罐减肥。
5、身体过于虚弱、皮肤没有弹力等患者不宜拔罐减肥。
6、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拔罐减肥。
7、醉酒、饱腹、空腹、过渴、过劳者也不宜拔罐减肥。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火罐要在皮厚肉多的地方拔,时间也不能太久,更别拔太紧。否则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同一个部位不要反复拔,一般要间隔7~10天再拔,一个月两三次为宜。还有,靠拔火罐保健需要长期坚持,尽量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拔火罐。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脉微细无力等晕罐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注意保暖,情况严重者送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