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如何治疗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指的是由于各种感染原因,引起的新生儿肠管坏死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时间与孩子的胎龄有关系,一般胎龄越小,发病越晚。发病之后患儿会出现腹胀、呕吐等表现,伴随持续性的便血,通常病情进展迅速,必须要尽快使用以下手段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让肠道得到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在患儿发病之后,必须马上禁食,根据病情分别以72小时、7-10天、以及14天以上为周期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监测孩子身体的各项指标,包括面色、体温、呼吸、血压、尤其要注意孩子是否有腹胀和便血情况。

  2、药物治疗

  如果孩子的病情处于I期或者III期,可以使用氨苄西林注射液,配合第三代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控制感染的情况,通常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而对于处于II期或III期,或者是由于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则需要使用甲硝唑注射液,控制病菌的感染。对于肠球菌感染引起的患病,可以使用万古霉素治疗。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一般用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是已经出现酸中毒、低血压症状的患儿,目前有腹腔引流术、剖腹探查术、肠切除肠吻合术、以及肠造瘘手术等方式。其中腹腔引流术是通过在患儿的右下腹放置引流管,减轻腹腔内压力,同时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功能,降低肠道发生坏死的风险。

  上面几种方式就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常用的,治疗的效果与患儿的体质和疾病的分期有关系。一般处于I期和II期的患儿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而且长期预后良好。III期的患儿经过治疗,存活率可以到达80%左右,而处于IV期或者是体质过差的患儿,有较大的可能性会死亡,即便治好,也会留下比较明显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