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心脏病能治好吗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先天性心脏病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
99%的先心病患儿都是可以治愈的
我国每年都会有15到2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产前诊断在胎儿5到6月就可检查是否患先天性心脏病,而99%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都是可治愈的。
胎儿还在妈妈子宫里,怎么就会患上先天性心脏病?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具体原因要因人而异。除家族遗传外,一些外部因素也可能是胎儿先心病的“罪魁祸首。专家提醒,准妈妈们头3个月尽量不要感冒、发烧,因为某些病毒会增高胎儿心脏血管的畸形率;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服用会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避免接触超声波、微波、X光等放射线;此外,烟酒、环境污染或有基础病等都可能造成胎儿心脏发育畸形。
产前诊断可尽早发现胎儿心脏是否出现问题,及时治疗可以避免悲剧发生。市妇儿中心已为先心病胎儿建立了一站式服务机制——从产前诊断、分娩、新生儿监护室、专家会诊、最后到心脏监护室,其中在胎儿5到6个月时就已经可以制定治疗方案,99%的先心病患儿都是可以治愈的。
先心病治好后可以和健康孩子一样吗?家长对先心病患儿不必过分担心,“目前多数患儿如及时手术治疗,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新生儿的先心病该怎么治?
新生儿先心病有很多种,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四类占绝大比例,除法洛氏四联症这种比较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他三类较为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比例的患儿可能不需要任何药物及手术的干预治疗就可自愈。
刚刚出生的宝宝,如果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存在房间隔缺损(直径小于4mm)或/和动脉导管未闭(直径小于3mm),这通常都是胎儿循环没有及时关闭的表现,很大可能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就会出现生理性关闭,建议3-6个月后复查。如果存在室间隔缺损,则肯定为异常情况,若缺损小于5mm,且为膜部或肌部缺损,可在三个月及半岁时复查心脏彩超,不排除自愈的可能。若缺损较大,宝宝在生活中容易出现肺炎、心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一般建议等孩子6个月后复查,出现急症应积极对症治疗,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应急诊手术根治。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能自愈的其他简单先心病,宝宝家属不应心存侥幸,一味拖延,期望有奇迹发生。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为例,此种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几率非常小,且长期存在会波及附近的主动脉瓣,主动脉冠瓣会脱嵌到室间隔缺损之中,时间如果再久些的话,甚至会进一步引发主动脉关闭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此类室间隔缺损一旦发现,就要及早手术治疗。
对于能够自愈的简单先心病,我们也应该区别对待,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一旦自愈,重新开放的几率非常低,这与它们自身的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而室间隔缺损的自愈就不一定了,对于有自愈可能的膜周部室缺而言,如果室间隔缺损直径较大,其周围常附着火山口样纤维增生,或三尖瓣副瓣遮挡,这种情况我们叫做假性室隔瘤形成。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近20多年来由于先进的现代检查技术的发展(如心导管术、心血管造影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血管造影等)及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和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很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能得到准确的诊断与根治,部分复杂的心脏畸形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