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葶苈子用量

  在我国很多区域都有葶苈子的养殖场,不同气候下都能够存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亭立子,具有祛痰平喘、消肿溺水等功效,对于患有胸腹积水、喘咳痰多、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来说,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使用葶苈子时也要遵循适当原则,用量过多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性味】辛苦,寒。

  1、《本经》:“味辛,寒。”

  2、《别录》:“苦,大寒,无毒。”

  3、《药性论》:“味酸,有小毒。”

  【归经】入肺、膀胱经。

  1、《雷公炮制药性解》:“肺、心、脾、膀胱四经。”

  2、《本草经疏》:“为手太阴经正药,亦入手阳明,足太阳经。”

  3、《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胃。”

  4、《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下气行水。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肿胀满。

  1、《本经》:“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2、《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3、《药性沦》:“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

  4、《开宝本草》:“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5、《伤寒类要》:“治肾瘅、唇干。”

  6、《纲目》:“通月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甩: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葶苈子的作用:

  1、治肺壅咳嗽脓血,喘嗽不得睡卧:甜葶苈二两半(隔纸炒令紫)。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不拘时温服。(《世医得效方》葶苈散)

  2、治嗽:葶苈子一两(纸衬熬令黑),知母一两,贝母一两。三物同捣筛,以枣肉半两,别销沙糖一两半,同入药中为丸,大如弹丸,每服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徐徐咽津,甚者不过三丸。(《箧中方》含膏丸)

  3、治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葶苈子三升,微熬,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渍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初服如胡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外台秘要方》)

  4、治咳嗽痰涎喘急:葶苈半两,半夏(生姜汁浸软,切作片子)半两,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处炒,候半夏黄为度)。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一钱,以生姜汁入蜜少许同调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葶苈散)

  5、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

  6、治卒大腹水病:葶苈一两,杏仁二十枚。并熬黄色,捣,分十服,小便去,瘥。(《补缺肘后方》)

  7、治阳水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甜葶苈一两半(炒,研末),汉防己(末)二两。以绿头鸭血及头,合捣万杵,丸如梧子大,甚者,空腹白汤下十丸,轻者五丸,日三、四服,五日止。小便利为验。(《外台秘要方》)

  8、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只三丸,小便清,数丸,腹当依旧。(《三因方》葶苈大丸)

  9、治男女大小头面手足肿:苦葶苈炒研,枣肉和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煎麻子汤下,日三服,五七日小便多,则消肿也。忌咸酸生冷。(《外科精义》)

  10、治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金匮要赂》已椒苈黄丸)

  11、治头风疼痛:葶苈子为末,以酒淋汁沐头,三、四度。(《肘后方》)

  12、治瘰疬结核:葶苈子二合,豉半斤(汤浸令软)。上药,都捣熟,捻作饼子如钱厚,安在疬子上,以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五日一度,灸七壮。(《圣惠方》葶苈饼子法)

  13、治小儿白秃:葶苈捣末,以汤洗讫涂上。(《子母秘录》)

  14、治月经不通:葶苈一升。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绵裹纳阴中,入三寸,每丸一宿易之,有汁出止。(《千金方》)

  15、治疳虫蚀齿:葶苈,雄黄等分。为末,腊月猪脂和成,以绵裹槐枝蘸点。(《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