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恐水症状表现

  说到恐水症,相信大家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我们说到狂犬症的话,那么大家就一定不陌生了。其实恐水症的出现,与狂犬症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恐水症是有一定的潜伏时期,如果大家能够知道恐水症的症状表现,那么就可以及时的发现。那么,恐水症症状都有什么呢?

  恐水症的症状起因

  一、通常在人们受到感染之后并不会立刻全部发病,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咬伤者中大约有15%至20%的患者会发病,而且被病狼咬伤的患者中约50%的人会发病,而且发病与否和潜伏期的长短跟下列5种因素息息相关:

  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咬伤者中大约有15%至20%的患者会发病

  1、咬伤的部位。咬伤头、颈、手者发病较多,潜伏期较短;咬伤在下肢者则相反。

  2、创伤程度。创伤大而深、有多处伤口者发病较多,潜伏期也较短。

  3、局部处理情况,一些患者经过了适当的处理后很少会发病,但是他们的病情潜伏期都会很漫长。

  4、衣着厚薄。咬伤处的衣着厚者发病较少,潜伏期较长。

  5、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精神过度紧张(如惧怕得狂犬病),有时可诱发本病。

  二、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系统有强大的亲和力,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沿神经系统传播和扩散,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伤口的骨骼肌和神经中繁殖,这称为局部少量繁殖期,此期可长可短,短为72小时,长可达数周、数月甚至更长。

  病毒在局部位置进行少量的繁殖之后会立即侵入神经末梢,并沿着周围神经以每小时3毫米的速度朝着神经中枢的方向推进,当病情到达脊髓的时候会立刻进行大量的繁殖,24小时过后便可以遍布整个神经系统。

  以后病毒又沿周围神经向末梢传播,后到达许多组织器官,如唾液腺、味蕾、角膜、肌肉、皮肤等,由于头、面、颈、手等部位神经比较丰富,病毒易于繁殖,再加上离中枢神经较近,故这些部位被咬伤后发病者较多,潜伏期也较短;伤势越严重,也越容易发病。

  三、病毒在中枢神经中主要侵犯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等。这些神经核主要支配吞咽肌和呼吸肌,受到狂犬病病毒侵犯后,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当饮水时,听到流水声,受到音响、吹风和亮光等刺激时,即可使吞咽肌和呼吸肌发生痉挛,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若病毒主要侵犯延髓、脊髓时,则临床上不表现痉挛,而表现为种麻痹(瘫痪型),但比较少见。

  恐水症的诊断详述

  一、分类

  潜伏期长短不一为本病的特点之一。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发病,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文献记载长1例达10年。

  影响潜伏期长短的因素为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较早)、伤口深浅(深者发病早)、病毒入侵数量及毒株的毒力、受伤后是否进行了正规的扩创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等。其他如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促使提前发病。

  临床表现可分为狂躁型(脑炎型)及麻痹型(静型)两型,分为下列三期:

  1、前驱期

  两型的前驱期相似。在兴奋状态出现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嗜睡、食欲缺乏,少数有恶心、呕吐、头痛(多在枕部)、背腰痛、周身不适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具有重大诊断意义的早期症候,是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神经通路上,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感觉异常,约发生于80%的病例。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神经元,特别是感觉神经元而引起,此症状可维持数小时至数天。本期持续12天,很少超过4天以上。

  2、兴奋期或痉挛期

  可分两型,两型的表现不同。

  1、躁狂型狂犬病

  多见,国外约占2/3。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有大难临头的预兆感,并对水声、光、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性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更不一定在早期出现。典型者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因此,患者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也无法下咽,满口流涎,沾污床褥或向四周胡乱喷吐。由于声带痉挛,故吐字不清,声音嘶哑,甚至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