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中医如何养心呢

  很多人经常会出现心神不宁的症状,偶尔还有胸闷气短的感觉,这大部分原因是心脏出了问题,心脏是我们整个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心脏除了问题,轻着可能会出现一些心脏偶尔不适的症状,重者可能会由于心脏问题失去宝贵的生命。因此保养心脏是一件特别必要的事情,那么在中医里是如何帮助我们养心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当然是补法养心安神。心阴:即心的阴液,与心阳相对而言。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并和肺阴、肾肺等的消长盈亏有关。如阴虚内热的病症,常同时表现心、肺、肾等三脏阴液的亏乏。

  心阳:心的阳气,与心阴相对而言。心阴、心阳互相依附为用。心阳是心气的体现。心气虚则气短,脉弱,心悸,自汗,精神萎靡。心气大虚则伤及心阳,出现寒象,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证候。

  中医治疗阴虚证的方法。又称滋阴、养阴、育阴、益阴。属补法。补阴法常用于治疗形体消瘦,口咽干燥,两目干涩,眩晕,耳鸣,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胃中灼热等。不同脏腑的阴虚证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其治法和用药也有差异。故补阴法有补心阴、补肺阴、补胃阴、补肝阴、补肾阴等。常用地黄、龟版、天冬、麦冬、百合、熟地、知母、山萸肉等药物为主组成方剂,如沙参麦门冬汤、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临床上具体使用补阴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因实热或感受外邪时所致的发热、口渴、自汗出等病证,不适宜用本法治疗。②因温燥药易伤阴液,故阴虚证忌用温燥药物。

  中医温煦脏腑组织,治疗阳虚证的方法。又称助阳或振阳。属补法。振阳法常用于治疗畏寒肢冷,神疲嗜睡,面色?白,呕吐清水,下利清谷,筋脉拘弯,肢体关节冷痛,舌质淡,脉沉弱或迟等虚寒病证。不同脏腑的阳虚证临床表现不同,其治法和用药也有差异,故补阳法又有补心阳、补脾阳、补肾阳等。常选用附子、肉桂、干姜、鹿茸等温热药物组成方剂,如参附汤、理中丸、肾气丸等。临床上具体运用补阳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凡病属实热,阴虚火旺所致的发汗、口渴、汗出、便秘等病证不适宜使用本法。②阳虚证忌用寒凉药物,以免损伤人体的阳气。

  根据以上的了解我们知道,中医帮我们养心是有一些方法的,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医的要求,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情,遇事豁达,凡事不要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在药物的帮助下养好自己的心脏,多注意注意和保养,这样才能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