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身上这物不好必定百病丛生

  气血,人之神也!

  《黄帝内经》云:

  “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

  道医理论认为,人体后天的一切生命活动的源泉全在于气血。气血通过气道(经络)、血脉与五脏六腑以及其他器官相连,循行全身,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经络,乃至毛发皮肤都必须依赖气血的推动,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反过来,五脏六腑通过功能活动又能将饮食中的水谷精微化生成气血,它们之间相互化生、相互影响。

  因此,一旦气血不正(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道血脉不畅等现象,道医上统称为气血不正),势必会对五脏六腑产生不利影响,五脏六腑受到影响,功能就会衰弱,出现腰膝酸软、眼干目眩、脱发耳鸣、尿频尿沥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调理,五脏六腑势必长期受到伤害,出现病理性损伤,引发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脂肪肝、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肝炎、慢性肾病、前列腺疾病、眼病等。在道医上,凡是这些由气血不正引发的疾病统称为“气血综合症”。

  1慢性肝炎

  在道医上,“肝藏血”,如果出现血瘀、湿热等情况就会加重肝脏负担,引起气道、血脉不畅,出现慢性肝炎;另一方面,由于肝肾同源,肝久病必伤肾,“肾主纳气”,进一步加重肾气紊乱。故对本病应从调理气血这个源头入手进行治疗,同时滋肝补肾,佐以清热化湿,方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单纯对肝脏用药只会导致疾病更加难以治愈。

  2慢性支气管炎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如果肾气不足,不能助肺纳气,肺气上逆就会出现咳嗽、气短、呼吸喘促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而一般这类疾病的发病原因都不是外因,而是气血不正所引发的肾气不足,久病之后,气滞血瘀越发严重,肝肾越发亏虚,症状就更加明显,咳嗽、上气不接下气,动则尤甚。本病的治疗应以预防复发为主,其根本措施是在缓解期进行气血同治,兼顾调理肾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来减少感冒次数,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3慢性肾病

  道医学上把慢性肾功不全和其他肾病归结为“水肿”、“虚劳”、“腰痛”、“血尿”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关键是肾。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气滞血瘀导致三脏功能衰弱,不能很好的化生气血,久之必然导致肾脏生理功能失调和一些并发症状。

  协和肾病医院的专家认为,气血同治、滋肝补肾是治疗各类肾病的最基本法则。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服用一些既能补气调血,又能滋肝补肾的中药,如枸杞多糖LBP制剂,不但能直接作用于肾脏,保护肾脏组织,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程度,改善肾脏结构,增强肾功力,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与受损肾单位修复,消炎、利尿、减少尿蛋白量,抗凝、抗增生及纤维化。

  4前列腺疾病

  西医上认为,前列腺的机能受下丘脑──肾上腺──垂体的调节和控制。这点与道医对前列腺的认知极其相似,道医理论中掌管人体机能调配就是体内之气,通过经络运行于五脏六腑、毛发皮肤。所以,虽然引发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的外在因素和症状虽然不尽相同,但关键就是气血不正。

  前列腺炎,道医学将其归属为“精浊劳淋”、“气血瘀滞”、“肝肾阴虚”等范畴,发病多为劳伤肾气、感受外邪或内外因素交织,其根源就是气滞血瘀,治疗当以调养肾脏和气血同治的方式为主,再辅以一定量的抗生素等药物。

  前列腺增生,道医学将其归属为“淋病”、“癃闭”范畴,病因病机多为温热下注、气机上逆、淤血凝聚。治疗上主要选用滋肝补肾、气血同治的中药。

  前列腺肥大,道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膀胱,瘀血阻滞,尿路不通,膀胱气化不利──气机不固、血脉不足引起。治疗方法大致为:调血祛瘀,平气通窍,清热利湿,气血同治是关键步骤。